一三五打太极
二四六学跳舞
晚报冯兰蔺通讯员李逸报道“早上好,王阿姨,红光满面的刚从哪回啊?”“刚刚打好太极拳呀。”王阿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王阿姨今年60岁出头,她没有人常说的“退休失落感”,反倒神清气爽,一脸的幸福。问其原因,她说,街坊里厢找到了“幸福”——原来,王阿姨参加了梅陇镇罗阳二村小区内的“幸福课程”,日程被排得满满的。一、三、五打太极,二、四、六跳舞,周末打乒乓。今年5月,梅陇镇社区学校在全镇范围内试点推广“幸福街坊”项目。全镇73个村、居委会被划分为9个片区。在这些“幸福街坊”内,居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定期定时的课程,受到许多居民的欢迎。街坊开出“幸福课”今年5月,梅陇镇社区学校在全镇范围内试点推广“幸福街坊”项目。全镇73个村、居委会被划分为9个片区,组成了9个“幸福片区”,而片区内的若干个社区学习点成为了“幸福街坊”。“现在,各学习点的特色活动都是居民自愿申报上来的。”镇社区学校相关负责人告诉,和以往学习点开设培训班,居民“被动式”的参与方式不同,“幸福街坊”开设的课程全都是由居民自己提出来的,集中了大家的兴趣和爱好,居民也都愿意主动来参加。该镇“幸福街坊”内的“幸福课程”由“3十X”“幸福团队”模式组成。除了镇里安排的读报、理论学习、环保制作三个固定课程,每一个片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设X个课程。这个课程可以是一项,也可以是N项,只要居民喜欢的都可以开。比如在罗阳片区的“幸福街坊”,这里的居民可参加的团队项目有读报、理论学习、环保制作加太极拳、排舞和乒乓。住的都是“幸福人”“幸福街坊”里的居民全部都姓“幸福”。片区联络人叫“幸福牵线人”,负责日常服务和联络;社区教育条线干部叫“幸福带头人”,组建各类团队;每个团队都有一名团长,称“幸福掌门人”;居民不用说,自然都是“幸福居民”。在蔷薇二居,春梅京剧社的“幸福掌门人”王文华,每周一和周五都会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带领大家一起学唱京剧,18位社区居民从刚刚开始对京剧并不是十分了解,到现在已经能在社区内进行巡回演出了。他们还参加了镇社区学校的“月月演”活动,教授其他社区的居民学唱京剧。通过一位“幸福掌门人”的带动,吸引了许多“幸福居民”加入进来,他们的影响力还不断扩大到别的社区。相关人员说,为了让幸福感不断在群众中传递,提升整个社区幸福指数,该镇积极搭建平台,努力发挥“幸福掌门人”的作用,提升社区群众的幸福感。“幸福建议”是宝贝目前,梅陇镇各村、居委学习点学习型团队蓬勃发展,参与学习的市民越来越多。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有困难,在“幸福街坊”内,一些简单的误会和矛盾都能方便地得到沟通和化解,而一些不能及时处理的问题也有了解决途径——“幸福街坊”同时也回收各类“幸福建议”。该镇已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开展“幸福建议”征集活动,并将整合镇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幸福建议”。比如,家住行西村的村民建议在村内多开展一些活动,丰富大家的生活,增进村民之间的交流。村委会知道后,立即征求村民的意见,开出了书画班和交谊舞班,满足了一部分村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