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尔兹比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人没好报巴基斯坦前总理清正廉洁,却可 [复制链接]

1#

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巴基斯坦政治地震依然还在继续,宫斗剧再起波澜,被迫下台的反美总理或被面临铁窗生涯。据央视新闻5月1日的报道,巴基斯坦内政部长拉纳·萨努拉表示,前总理伊姆兰·汗将“遭到起诉及逮捕”,罪名是伊姆兰的支持者在现任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出访沙特时,对其喊出“反对口号”,并称夏巴兹总理为“小偷”;巴内政部长萨努拉声称,伊姆兰支持者的所作所为“不会被原谅”。

伊姆兰的支持者表达对现任总理的不满,为什么伊姆兰要“背锅”?据巴基斯坦世界新闻网5月1日的报道,巴新闻部长玛丽尤姆·奥朗泽布表示,这些反对夏巴兹总理的示威行动,“是由伊姆兰·汗下令和策划的”。除了指控伊姆兰“遥控”反对现任总理的政治运动外,巴新闻部长奥朗泽布还指控伊姆兰卸任后,“从总理府带走了一辆防弹车”,巴新任总理夏巴兹则指控伊姆兰“倒卖”收受的国礼,获利高达近万人民币。

除了这些之外,据央视报道,还有“普通公民”指控伊姆兰·汗“侮辱宗教、玷污礼拜场所”,由此向巴警方投诉,目前该案件也已被巴政府受理,“并登记在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被迫下台的前巴铁总理伊姆兰处境非常险恶,反对派势力并没有因为伊姆兰丢掉了总理宝座就“高抬贵手”,相反似乎还打算“趁他病要他命”,正在部署对伊姆兰的“政治围剿”,甚至连他身边的人也不打算放过,企图“拔出萝卜带出泥”。

据“今日巴基斯坦”网站5月1日的报道,就在几天前,巴基斯坦国家问责局指控伊姆兰妻子的助手法拉·汗“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拥有超出已知收入的非法资产”,甚至涉嫌“洗钱”。对此,伊姆兰表示,法拉不是公职人员,她是无辜的,国家问责局“只要检查一下”,就能证明这一点,因此对于法拉的指控,是对他的“政治报复”、“政治追杀”的一部分,法拉唯一的错,就是“她是我妻子的助手”。

伊姆兰还愤怒地指出,在他担任总理期间,从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向任何反对派发起诉讼”,哪怕一个这样的例子都没有,他从没有“公报私仇”,也未曾向对手发起“政治追杀”。对已经下台的政治对手,发起“政治报复”,特别是利用“莫须有”的罪名来指控,算是突破了“官场底线”,的确有些“说不过去”,那么,是什么导致这一届巴铁政府,要如此执着地“清算”前总理伊姆兰·汗?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首先,这届巴铁政府上台具有浓厚的“美国背景”。在被迫下台前夕,伊姆兰就明确指出,美国干预了巴基斯坦政局,是反对派对他进行“逼宫”的幕后黑手。为了证明这一点,伊姆兰拿出了证据,美国官员在录音中表示,只要伊姆兰下台,美巴就能改善关系,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愤怒“就会消失”。诡异的是,就在伊姆兰指控美国“干预”巴内政的同一天,巴军方一把手却高调地宣称,“要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关系”。

△巴陆军参谋长巴伊瓦表示,“我们希望加强与美国的关系”

因此,伊姆兰拒绝就反对派发起的“弹劾”案进行投票,因为这是“美国指使”的,但由于军方、最高法院都站在反对派这一边,因此伊姆兰“被迫下台”,提前1年半结束任期,最高法院还驳回了他“提前举行大选”的命令。因此,目前针对伊姆兰的“政治追杀”,不排除是美国在背后授意,因为伊姆兰在任时基本上对中国“一边倒”,拒绝在涉疆问题上指责中国,拒绝帮美国维持对阿富汗的影响力,是白宫的“眼中钉”。

其次,伊姆兰虽然下台了,但依然具有非常强大的“政治能量”。反对派和最高法院为什么不同意“提前大选”,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握”赢得大选,如果伊姆兰再次当选,那么“逼宫”也就没有意义了,也就完不成美国布置的任务。反对派联盟领导人夏巴兹·谢里夫上台之后,就遭到不少国内民众的反对,之所以称他是“小偷”,一方面是影射他偷走了伊姆兰的总理宝座;另一方面也是暗示他曾经卷入“腐败”丑闻。

据巴世界新闻网5月1日的报道,伊姆兰可能动员万支持涌向伊斯兰堡,在首都举行和平游行,伊姆兰表示,“你会看到妇女、儿童都会出来”,“只要我们振臂一呼”,“他们都会来”,“这将是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游行示威”。伊姆兰在卸任之后,还能拥有如此巨大影响力和能量,这让反对派非常担心,为了阻止伊姆兰“重新上台”,最稳妥的方式就是终结他的“政治生命”,指控他犯罪,将他投入大牢。

最后,下台之后,伊姆兰带领自己的政党“奋起反击”,打到了新总理和反对派的“痛脚”。据巴世界新闻网4月30日的报道,伊姆兰分别致信给巴总统阿里夫·阿尔维和首席大法官乌玛尔·班迪尔,要求巴政府对美国干涉巴政局的“录音证据”进行调查。伊姆兰在信中表示,这份“录音证据”将证明,反对派对他的“不信任案”投票,是美国“精心策划”的、颠覆巴政权的阴谋,首席大法官和总统应该“下令调查”。

此外,据巴世界新闻网5月1日的报道,伊姆兰及其领导的政党发布了“谢里夫家族腐败案白皮书”,白皮书以详实的数据指出,现任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及其家族至少涉嫌16起腐败案件,金额高达亿到亿巴基斯坦卢比。毫无疑问,如果“录音证据”被证实,巴反对派发起的对伊姆兰的“不信任投票”就失去了法理依据,甚至有可能被控“叛国罪”,而针对夏巴兹总理及其家族的腐败指控,将使得反对派失去人心。

反对派可能也没有想到,下台之后的伊姆兰居然还这么能“折腾”,不仅没有在政坛“销声匿迹”,而且声势越搞越大,夏巴兹总理跑到沙特去访问,都能碰到示威者,搞得很没意思。巴民间对于美国很不感冒,普遍比较亲华,对于“腐败”更是深恶痛绝,伊姆兰很可能手握夏巴兹总理及其领导的反对派“通美”和“腐败”的证据,对于这届巴铁新政府是一个“致命的威胁”,也就难怪他们要对伊姆兰“下狠手了”。

那么伊姆兰能否“卷土重来”,重新登上巴基斯坦的政治巅峰?应该说,比较困难,而且搞不好真有可能坐牢。一方面,谢里夫家族财雄势大,在巴政坛有很深的根基,而伊姆兰不过是“板球明星”出身,双方的底蕴完全不在档次上。夏巴兹·谢里夫领导的反对派联盟掌握着国民议会个席位,占到总席位数量的47%,而伊姆兰领导的政党部分党员被收买,转向反对派联盟,这也是反对派弹劾案过半数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最为重要的是,伊姆兰的下台,是巴政坛“各方合力”的结果,是美巴“里应外合”将他搞掉的。前面也说了,最高法院倒向了反对派,军方倒向了反对派,所以夏巴兹才能“推翻”伊姆兰政权。那么为什么巴内部要“搞掉”伊姆兰?原因很简单,这是“蝴蝶效应”的一部分,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深陷乌克兰战场,中俄面临巨大战略压力,为了应对美国的压力,中俄不得不拉拢印度,这让巴基斯坦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为了平衡,伊斯兰堡决心将美国拉进来,避免中俄和印度过于靠近,巴方陷入“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窘境。美国也早有利用巴基斯坦维持对阿富汗影响的打算,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但美国要巴方必须推翻伊姆兰政权,这是美巴合作,美国“原谅”巴基斯坦的前提条件。于是大家就看到,伊姆兰被赶下台,而巴新政府刚成立,就空袭了阿富汗。

既然伊姆兰总理的下台,是巴各方政治势力“挟美自重”战略的一部分,也就注定了,他会被“各方所不容”,想要重新崛起,那是相当困难的。最高法院、军方都不会支持他,反对派和现政府也会给他挖坑,只因他过于“亲中”,得罪了美国,成为美巴改善关系的“绊脚石”,是华盛顿“指名道姓”要除掉的对象。因此,伊姆兰虽然清正廉洁,备受巴民众的爱戴,而且政治声誉也很好,但恐怕很难“三落三起”,甚至有可能“锒铛入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