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尔兹比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路风光一路诗走读德清之ldquo从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莫干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为天目山之余脉,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境内,因春秋末年,吴王阖闾派干将、莫邪在此铸成举世无双的雌雄双剑而得名。

莫干山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莫干山别墅群有露天博物馆之称。众多的历史名人,既为莫干山赢得了巨大的名人效应,更为莫干山留下了难以计数的诗文、石刻、事迹以及二百多幢式样各异、形状美观的名人别墅。

一路风光一路诗

走读德清之“从大运河到莫干山”

莫干山篇

另一种行走

——吴承涛《莫干山别墅往事》读后感

何思华


  爬一次莫干山,来回、上下估计需要半天时间,而看完这本书,差不多花了七天的时间。七天,仿佛走进时光的隧道,随承涛的笔触所及,走进一幢幢别墅,倾听一个个故事。莫干山,这座太过熟悉的小山,像书本一样越读越厚,厚实的景观,厚重的历史,和厚道的记述。


  想起年4月20日那个下着细雨的春天,第一次在山上听承涛解读百步岭、炮台山、铁路旅馆的情景,不禁写下了那样的文字:“漫步在熟悉的台阶,当那条经常上山的古道成了武康路,当那堵高墙上的废墟成了炮台山,当那块菜地还原成街市,当那个转角穿越成宰牛场,那些画面便卷轴而来。挑夫,洋人,*客,山民,那不是光与影的交织,那是百年的历史在雾气中辗转着,向我们展示着曾经的辉煌与繁华:讨价还价的主顾,气喘吁吁的挑夫,文明仁爱的洋人,呼朋唤友的*客,磨刀霍霍的屠夫……一个个生动而鲜明的场景闪现着,回放着。我眼中的莫干山,一下子从熟悉变得陌生了,那些久远的历史渗透着沧桑轻轻地触碰着我,还有多少是我不知道的呢?我真期待着去解开一个一个的谜底,让这片乡土变得更亲近更熟悉”。转眼四年过去了,这四年,因为有了那一次的走读,有了走读以后的一个小小愿望,在以后的爬山过程中,便对山上的每一座房子、每一个石刻、每一条小径、每一片竹林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也许他们都有鲜为人知的故事呢。果不其然,今天,承涛用他这本厚厚的书,更深入的为我打开了行走莫干山的文化捷径。


  我从年爬山到现在,已近十年,按每年上山20次算,将近次,这个次数,自己算来也有点惊诧,难怪爬山的路似乎不需要眼睛也不会走错,那么熟悉。哪个地方转弯,哪个地方上台阶,哪个地方陡峭,哪个地方可以歇一歇,心里锃亮。就如承涛在写一幢幢别墅的时候一样吧,他肯定是对每一幢别墅都不知徘徊、研究过多少回,才能如此详细又客观的加以描述,才能知道每堵墙的风格、每扇窗户的朝向、甚至每块马赛克的铺设形状;才能把“集数学的规律,哲学的思辨,技艺的严谨,动情的协调产生韵律的美”的别墅一一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不禁让我神往:建筑竟然可以这样美,这样吸引人,也是这本书带给我新的体验。因为那些人和事,都已经尘封,回不来也去不了了,可是他们留下来的经典建筑,却如莫里斯说的那样建筑不仅仅属于我们,它们曾经属于我们的祖先,并将属于我们的子孙,从任何意义上谈,它们都不是我们可以任意处置的财产,我们只是后代的托管人而已。“就像无数个阿荣伯、杜承祺老人一样,守护、托管着这些人类文化瑰宝,而不是去破坏、处置这些财产。”于这些不能说话的“活页书”而言,承涛的记述与分析,显得如此重要。


  时间的轴,就如书中写的轨迹一样,翻来覆去又曲径通幽。承涛用他深厚的建筑功底和饱含敬畏的虔诚之心,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景观以外的莫干山特色的民国社会形态图,景中有史,史中有景,相得益彰。我理解了他那句“每个行走在历史隧道中的观察者,同时也是一个历史的创造者”。此刻的他,正在创造着莫干山的新历史,用他的观察,用他的思考,用他的笔,用他的步伐。

(原刊《湖州晚报》年5月24日)

何思华,女,德清县作家协会会员,从事财务工作,热爱运动。

组稿人:朱炜

朗诵:袁恩

竭诚欢迎您来稿讲述您和莫干山之间的故事

(投稿邮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