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尔兹比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家无人工厂并不能缓解用工荒难题 [复制链接]

1#

专家:无人工厂并不能缓解”用工荒“难题


OFweek机器人讯:随着机器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工业无人化将加大企业的生产效率,投入机器人自动生产,已成为众多企业选择的关键。但有专家表示,无人工厂并不能缓减用工荒的问题。 机器人产业,并不能单独支撑起整个生产,良好的基础设施,稳定的*治局势,熟练的技术工人与工程师等,都是不能移动的。 最近,东莞一家手机零件企业,将以机械手替代人工进行生产,计划投入1000个无人机械手,打造 无人工厂 ,现已有100个机械手率先 上岗 。机器人工厂,这个仿佛在科幻小说中才有的东西,变为了现实,就立即引来公众的好奇。 实际上,这些机器人,可不是电影上强悍的变形金刚,也不是萌萌的大白,它们外形与人们想象截然不同,有些是多个关节的机械手臂,有些是两个垂直的轨道。不过,外形虽然不起眼,但这类机器人却已经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比如,机场的行李分拣,汽车厂里的喷涂工序,快递公司的快递件分拣。甚至,在自动售货机里都有机器人的身影。 机器人的好处,最明显的是可以大规模压缩人工数量。除此之外,机器人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甚至,机器人还可以在危险、污染等环境中替换人力,比如喷涂工序中,机器替换了人,就避免了人受到化学涂料的伤害。 在加入WTO后,因为中国庞大的人口红利,劳动力价格低,国际资本流入中国,与中国的劳动力相结合,迅速扩大了生产的规模,支撑起中国经济长时间的高速发展。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劳动力价格开始上升,加之计划生育的多年执行,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开始慢慢消失,用工荒、用工贵逐渐成为困扰企业的一个严重问题,当前东莞的用工缺口已达到10万人以上。 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印度、越南、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凭借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吸引国际资本,取代中国,成为新的技术转移目的地。解决用工荒,用工难,就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必然面对的一个问题。 根据经济学理论,在生产中,资本、土地、劳动,是生产的三个要素,这些要素之间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比如,土地贵了,那么就投入更多的资本,修建一幢大楼,节约土地。这个资本对土地的替代,体现在具体生活中,就是繁华都市中心的一幢幢摩天大楼。资本除了替代土地,也能替代劳动,这是因为资本可以买来设备,所以设备对人的替代,实际上是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