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白癜风患者能不能服用丹芪偏瘫胶囊 http://pf.39.net/bdfyy/bdfzd/140211/4336240.html(择捉岛单冠湾)
年的珍珠港偷袭事件,虽然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但是太平洋的战略格局却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表面上看,日本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彻底打开了南进的大门。因为,从偷袭珍珠港开始,日本联合舰队在以后的3个多月时间里,占领了东自威克岛、马绍尔群岛,西至马来半岛、安达曼和尼科巴各岛,南至俾斯麦群岛地区,几乎完全控制了整个西太平洋。但是,真正有战略眼光的*事战略家却不这样认为。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所料想的是,美国作为一个战争潜能巨大的国家,绝不会为一两次战役的失误、失败而一蹶不振,当他的战争机器真正开动起来的时候,那就将无敌于天下。虽然,为着法西斯日本的战略利益和大本营的将令的不可违抗性,山本五十六违心地、成功地实施了偷袭计划。目的在于重创太平洋美国海*,为日本联合舰队赢得一年左右的时间优势,以廓清太平洋,奠定最后胜利的基础。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却不无隐忧。那就是日本和美国交恶,必不可免的失败命运。它以巨大的阴影,压在山本五十六心头,直至其本人明知前路是死亡而仍然最终去直面死亡,以逃脱战败的最后罪责。
(日本偷袭珍珠港)
(山本五十六)
珍珠港事件使美国朝野震动,美国人的爱国热情被从此煽动了起来,成为可怕的力量而最终导致了法西斯的灭亡。虽然国家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是,这一切却正中罗斯福总统的下怀。因为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及其民众,并不愿卷入欧洲和亚洲的战争,但珍珠港事件燃起了他们对法西斯仇恨的火焰。罗斯福终于达到了使美国参战的*治目的。美国的战争机器从此真正地开动了起来。从欧洲到太平洋两个战场,开始了与德日意法西斯的直接对抗。
假若珍珠港事件前,美国只是用经济封锁,限制战略物资输送向日本的经济战略,消极地地应对日本的扩张阴谋的话,自那个星期天的早晨,他便积极地以一个海洋大国的姿态开始了对太平洋战略的全面谋划。
(尼米兹海*上将)
这个战略谋划的第一步是太平洋战区高级指挥人选的调整变更。这是一切物质基础上的战争胜利的第一保证。罗斯福大胆启用标准的航空母舰战斗队形——圆形战斗编组的首创者,历任潜艇舰队、驱逐舰队、巡洋舰队、战列舰队司令及特遣舰队司令,正担任美国海*航海局长的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少将,擢升其为海*四星上将,超越众多资深的海*将领,成为接替当年12月17日被解职的前太平舰队司令金梅尔海*上将的最佳人选。尼米兹出身贫贱,作为德国后裔,完全靠个人的努力和卓越的功勋成为美国海*的骄傲。罗斯福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加以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战争潜力,就此奠定了美国太平洋战争最后获胜的基石。
上任之初的尼米兹,面对夏威夷珍珠港基地基本被摧毁的太平洋舰队(幸运的是时间当天,航母编队出海训练,躲过了一劫),决心在整顿舰队,调整部署同时,利用美国*民的同仇敌忾小试牛刀,以打击日本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唤起美国民众的信心。他在战术上做了以下尝试:
(海*中将,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
年1月,尼米兹以海*中将,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担任美国海*太平洋舰队航母特混舰队司令,指挥了年1月对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的战术突袭;双航母编队重创了日*。以美国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得分,极大地鼓舞了美*的战斗士气。就此拉开了胜利的序幕。
(美*特混舰队)
2月上旬,尼米兹又开始筹划对日本首都东京的空袭行动。以杜利特尔中校为领队组织陆*航空队的16架B-25岸基远程轰炸机,搭乘哈尔西率领的航母编队,到达空袭日本,飞机飞行半径许可的海域,从海*的“大*蜂”号航空母舰起飞,对东京实施空袭,并飞赴中国陆地择地着陆。这一前所未有的大胆决断,虽然使出战美*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却出其不意地将炸弹投在日本东京和名古屋等城市,重挫了日*的嚣张气焰,并迫使日*急调部分兵力回本土设防。
(杜立特航空队轰炸东京)
对战时情报极度重视的尼米兹,在此同时,督率太平洋舰队情报部门在短期内破译了日本海*的部分无线电密码。又在澳大利亚达尔文港外50米深的海底,在达尔文港布雷时被击沉的日本伊号潜艇残骸里找到了日*的战略密码本、战术密码本和商船密码本。由是掌握了日本海*的作战动向。
(二战日*潜艇)
4月底,为进一步推进战线,扩大防御圈,控制澳大利亚,拔取英美*队从太平洋反攻的最大据点和平台,并抢先制止美*对日本本土的再次空袭;日*出动了一支由航空母舰等海*重兵护航的登陆大*,直奔珊瑚海方向。在准确获悉日本海*的动向后,尼米兹将手中仅有的两艘航空母舰、8艘巡洋舰和11艘驱逐舰集中编成一支特遣舰队,由弗莱彻少将指挥,星夜驰往珊瑚海方向。以舰载机在珊瑚海展开了一场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航空母舰的大会战。双方各自损失了一艘航母和一艘驱逐舰,但美国失去了大型航母列克星敦号,而日本仅损失了祥凤号轻型航空母舰,日本损失舰载机77架,美国损失66架,。从战术上看,日本海*占了便宜。但美*从战略上迫使日本海*退缩,保住了与澳大利亚的海上交通线,并使日本自发动侵略战争以来首次受挫,将太平洋战争转入战略僵持阶段。
(珊瑚海海战)
在初战告捷以后,尼米兹开始了真正的战略行动,第一个重大的战略行动就是中途岛会战。日本联合舰队妄想重演夏威夷故技,偷袭位于波利尼西亚群岛,地处北纬28°13′、西经°22′,太平洋东、西两岸中途,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中途岛,将其海上防线推进到中太平洋,以切断美*的海上补给线,并迫使美*退守夏威夷及本土西海岸,从而保证日本本土和日*南进侧翼方向的安全。这一着将迫使美国太平洋舰队不得不来援(攻敌所必救)。而日本联合舰队正好借此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以取得日本在太平洋海域的真正霸权和绝对优势。但是,频繁的电讯往来和使用固定的地名代码,使极端重视情报工作的尼米兹及其情报机构发现了端倪,确定了日*下一个战役重点是中途岛,于是,尼米兹出动了新组建的太平洋舰队的精锐兵力,以法兰克·弗莱彻海*中将,雷蒙德·斯普鲁恩斯海*少将分领第16、第17特混舰队。以3艘航空母舰,约50艘支援战舰于中途岛附近海域设伏,进攻日本联合舰队。美国著名海*历史学家塞缪尔·E·莫里森教授把美*在中途岛海战中的胜利称之为“情报的胜利”。这是因为美*提前发现日本的攻击计划并预作准备,由被动转为主动。6月4日凌晨,在距敌海里处,美*连续出动第一、第二波飞机余架,乘着日本航空母舰接受其第一波飞机返航归舰和第二波飞机由炸弹改挂鱼雷的一片忙乱之际,对其航空母舰编队实施了连续猛烈的攻击,反而出其不意地击溃了日*,从此扭转了太平洋的战局,从胜利走向胜利。日本海*不惜血本,以8艘航空母舰、近艘大型作战舰只,在攻击中途岛未果,而未发现美国舰队的前提下,仓促应战美*舰队,被击沉航空母舰4艘,歼灭舰载机架。而美*仅仅损失1艘航空母舰和若干艘辅助舰只,就此打破了联合舰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中途岛海战)
指挥联合舰队的南云中将犯了几个严重的错误:
第一、电讯中出现连续使用的相同电码,使美*侦测出最关键的词眼“中途岛”,进而破译电文,掌握了联合舰队的全部动向。
第二、日*侦察机未扩大侦查范围,再向南飞50海里,就可发现来袭的美国特混舰队,但是飞行员就少飞了这50海里半径,注定了失败命运。
第三、日*舰载机本来分为轰炸机群和鱼雷机群。由于侦察飞机的错误报告,南云临时决定将鱼雷机改挂炸弹,第二波袭击中途岛。就在航母甲板一派忙碌时,美*来袭,仓促应战,失去先机。
中途岛海战后,日*为夺回战略主动权,进逼美*反攻基地澳大利亚,决心再次发起攻势,占领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驻扎图拉吉岛的日本海*部队为巩固前进基地,遂于年6月底开始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泰纳留附近修建机场。威胁到南太平的战略安全和海上通道。为了保持夏威夷、澳大利亚航线的畅通并分割太平洋诸岛、日本本土和菲律宾、东南亚的日*联系,尼米兹将夺岛战役的锋芒首先指向位于日本西太平洋大本营拉包尔南侧的这个瓜达尔卡纳尔岛。
(瓜达尔卡纳尔岛之争)
5月12日,尼米兹组建南太平洋司令部,以名将哈尔西中将为司令,下辖第61和第62特混舰队,共有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14艘、驱逐舰31艘、运输舰23艘,还有第1陆战师和岸基飞机约架。又先后出动海*陆战队第1师、第2师,步兵26师与日*第17集团*,第二、第三舰队争夺瓜岛。围绕瓜岛争夺战,双方海*共进行30余次海战,其中大规模海战6次,日*损失作战舰艇30余艘,美*损失22艘。从此,日*在太平洋战场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美*则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和进攻。
(攻取夸贾林环礁)
按照原菲律宾美*司令麦克阿瑟的建议,美*应从瓜岛始,北上进攻菲律宾、台湾、收复东南亚,再徐图琉球和日本本土。但是尼米兹却认为,这样诸岛争夺战有害无益,会劳师费时,以巨大伤亡获得的仅是战术胜利。传统的作战步骤,无论是攻城略地还是摧城拔寨,都有明确的战线。作战双方都立足于自我营盘,再逐次推进,依法用兵。但是南太平洋、西太平洋岛屿星罗棋布,如果与日本逐岛争夺,战争将异常艰难。早在年6月中旬,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指令尼米兹提交一个在11月15日前后攻占马绍尔群岛的作战方案。尼米兹对于两步进攻的建议很感兴趣,他也感到同时攻占三个最大的环礁太冒险。考虑再三,他提出了一个独出心裁的方案:采用“蛙跳”战术跳过沃杰和马洛埃拉普环礁,直取夸贾林环礁,获得两个机场和一个一流的锚地。而直接孤立沃杰和马洛埃拉普环礁的敌*,最后不战而胜。这次,为了加快战争进程,在取得制海权和制空权前提下,尼米兹建议放弃一线平推的传统做法,如同夸贾林之战,跳跃前进,越岛攻击。控制海上要冲,直捣日本腹心。
青蛙为捕食最心仪的猎物,会灵活地在荷叶上跳跃前进;而层层设防的敌阵中,如果攻击部队如青蛙跳跃前进,超越前线直入腹地,夺占一个个中心要点。这两者的“作战机理”其实如出一辙。人们由此悟出了跳出了线性思维束缚的作战理论,并把它称之为“蛙跳”战术。美*每一次蛙跳的距离,正好在陆基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之内,以使登陆舰队得到后方有效的空中火力支援。虽然登陆舰队有航空母舰随行,可以提供空中掩护,但B-25或更大的轰炸机不能在航母上起降。美*每一次蛙跳占领的岛屿,就会修建机场供轰炸机起飞,以支援下一步蛙跳的登陆行动。尼米兹选中的攻击目标是塞班岛(北马里亚纳群岛主岛,作为进攻硫磺岛的跳板基地)——硫磺岛(日本本土南方群岛的战略要冲)——琉球群岛(九州西南隅战略要冲,以与硫磺岛形成对日本的钳形攻势。前二者与瓜岛正好对日本本土形成了一条最短的攻击路线。
(蛙跳攻拔塞班岛)
(冲绳战役)
在海*名将斯普恩鲁斯海*中将(代替尼米兹一线指挥)、哈尔西海*中将(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特纳海*少将(联合远征部队司令)指挥下,美*以巨大伤亡,殊死的战斗,最终陆续攻占了塞班岛、硫磺岛、琉球群岛,完成了对太平洋日*的分割和攻坚。将战争矛头顺利地指向日本本土,直到两颗原子弹爆炸,苏*出兵东北,日本天皇宣告无条件投降。
(斯普恩鲁斯)
一代名将至此完成了自己的一段历史使命,成就了不世的英名。而蛙跳战术和其所属的海上战略,也永载兵家史册,成为不朽的范例。
在海空*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的前提下,陆*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从容地指挥着搭载舰艇的陆*部队,依次平推前进,先是莱特湾海战胜利后,率*重归根据地菲律宾,再依次向台湾、冲绳、日本本土进*。直至胖子、瘦子于8月初在广岛、九州爆炸成功,真正威慑日本朝野,而不得不在苏*进攻东北时宣告投降。
(麦克阿瑟登陆莱特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