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尔兹比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纪录片玄奘西行解说词
TUhjnbcbe - 2024/10/7 17:24:00

玄奘西行

第一集:乱世孤旅

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僧人,踏上了丝绸之路,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大漠雪山,他命悬一线;城堡森林,他九死一生。怀着坚定的信念,他终于抵达,心中的圣地。19年时间,个国家,5万里行程。在异国的土地上,他被奉为先知,在佛陀的故乡,他成为智慧的化身。然而,他放弃了一切荣耀,依然,返回故土。他翻译的佛经,达47部,卷,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他离世的时候,大唐的皇帝悲痛不已,百万人,哭送。几百年之后,历史,逐渐变成了传奇,传奇,慢慢地变成了神话。在《西游记》成为文学经典的同时,人们渐渐淡忘了唐僧的本名——玄奘。真实的玄奘越走越远,面目全非,只剩下一个,轮廓模糊的背影。年之后,让我们穿越时间的迷雾,从神话,回到真实,从唐僧,回到玄奘。

玄奘西行之乱世孤旅(1)

公元年的秋天,大唐的都城长安,一场罕见的霜灾,突然降临,严寒,冻死了关中地区所有的庄稼,大面积地的饥荒,就在眼前。刚刚立国九年的大唐,措手不及,只能打开城门,放任灾民逃难。在扶老携幼的百姓中间,行走着一个僧人,这个僧人,就是玄奘,那一年,他28岁。与寻找食物的难民不同,玄奘离开长安,不是逃荒,而是为了实现,根植于心中多年的,一个梦想。他的目的地,在遥远的西方。兵荒马乱,盗匪横行,西去之路,危险重重,玄奘明白,他很有可能,再也无法,返回大唐。

公元年,隋帝国创建20年,在都城长安以东的洛州附近,一个婴儿,悄然诞生了。洛州,是今天的洛阳,玄奘,就出生在距离洛阳,30多公里的,陈河村。

玄奘,俗姓陈。《大唐三藏法师传》记载,陈氏家族,曾经显赫一时。玄奘的高祖和曾祖,做过北魏的太守,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祖父,因为品学兼优,而出任国子博士,同样是朝廷的高级官员。父亲陈惠,尽管只是隋帝国,一个普通的县令,但对儒家经典,颇有研究。在这样的名门世家,幼年的玄奘,接受了良好的儒学熏陶。

然而,童年的快乐,转瞬即逝。玄奘五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十岁的时候,辞官隐居的父亲,又撒手人寰,显贵一时的陈家,遭遇巨大的变故。关于玄奘的传记,大都提及,玄奘早熟,或许童年的不幸,使年幼的玄奘,过早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父亲去世之后,无依无靠的玄奘,跟随兄长来到洛阳的一座佛寺,从此踏入佛门。

佛教,起源于印度,公元前六世纪,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了佛教。大约多年后,佛教,开始向东,传入中国。公元67年,两位印度僧人,用白马,驮着佛经和佛像,抵达中国。汉帝国,修建了一座专门的寺院,供印度高僧,翻译佛经。为表彰白马驮经立功,寺院,被命名为白马寺。白马寺就在洛阳,它是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被尊为佛教,在中国的祖庭。自佛教东传以来,洛阳,一直就是重要的佛教中心。

年幼的玄奘,因为家庭变故,不得不投靠佛门。但是,这个早熟的孩子发现,洛阳的寺院生活,非常适合自己的天性。公元年,隋帝国选拔僧人,这是一次,由皇帝亲自发动的宗教活动,考试很严格,只有那些禀赋超凡的人,才能被录取。但是,13岁的玄奘,以非同一般的聪慧,打动了主考官,最终,被破格剃度。

当玄奘成为一名僧人的时候,佛教,已传入中国近年。寺院林立,僧侣如织,少年玄奘,在洛阳浓厚的佛学氛围中,逐渐长大。由于良好的儒学根底,仅仅五六年时间,他的才华就传遍了整个洛阳。他不仅对佛教经典,有惊人的记忆力,而且,见解独到。公元年,隋帝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当战火燃烧到洛阳的时候,玄奘,来到了都城长安。

此时的长安,刚刚更换了主人,隋帝国灭亡,大唐初建,战争,还没有结束,长安的寺院,破败不堪。痴迷于佛法的玄奘,选择了南下,从此,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游学生涯。在七年的时间里,玄奘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他孜孜不倦的研究各种佛教典籍,访问了几乎所有的高僧大德,试图,彻底读懂佛法。

如饥似渴的学习,使玄奘,声名鹊起,被誉为佛门的千里之驹。然而,疑惑,开始困扰玄奘。佛的本性是什么?凡人最终能否成佛?佛教典籍中,没有确切的答案,也没有一个高僧的解释,令玄奘信服。对于一个僧人而言,这是一种根源于灵魂深处的迷惘。玄奘明白,他将用一生的时间,去解开心中的迷惘,去寻求生命的意义。

玄奘西行之乱世孤旅(2)

公元年,玄奘,结束了游学生涯,第二次来到大唐的都城长安。此时,历经磨难的长安,秩序已经恢复,大唐帝国在李氏家族的统治下,开始崛起,各种迹象都表明,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开始。《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年幼的时候,母亲,曾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中的玄奘身穿白衣,骑着一匹漂亮的白马,向西而去。或许,这是冥冥之中的,某种暗示。

一个偶然的机会,玄奘在长安,碰到了一个来自异邦的高僧,这次遭遇,将改变玄奘的一生。这个叫,波颇的僧人,来自印度,他正在长安讲经说法。心事重重的玄奘,从波颇身上,迅速体悟到,印度佛教的智慧,感受到,佛学发源地的魅力。在玄奘的年代,来自印度的佛经,并不齐全,再加上翻译的曲解,对佛法的误读,司空见惯。佛教领域学派众多,相互争执不下,玄奘的内心,充满了迷惑。佛法的真谛,究竟在哪里呢?

波颇告诉玄奘,印度,有一个叫那烂陀的寺院,是研究佛法的最高学府。那烂陀,有一个戒贤的高僧,通晓一切佛法经论,是当时的,佛学大师。印度僧人的出现,像一盏黑夜中的明灯,照亮了玄奘迷惘的心灵。玄奘决定,前往印度,在佛教的发源地,寻求,佛法的真谛。母亲的梦,在冥冥中应验了,向西而行,去那个叫,那烂陀的地方。

玄奘,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僧人,联名上书朝廷,请求西行。然而,朝廷拒绝了他们的请求,禁止出境。当时,大唐立国不久,帝国的安全,仍然没有彻底解决。在北方边疆,游牧的突厥人,重新崛起,铁骑,经常南下,长安随时都有可能陷落。

公元年,就在玄奘请求西行的那一年,突厥可汗,率领10万骑兵,抵达长安郊区,帝国,陷入恐慌当中。刚刚即位的唐太宗,没有任何护卫,单骑,会晤突厥可汗,冒着巨大的风险,大唐的皇帝,终于劝退了,突厥大军,长安,暂时又回复了安宁,但是,大唐和突厥人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唐太宗,在等待决战的时机。

为了准备与突厥人的战争,帝国实行禁边政策,严禁大唐的百姓外出,玄奘的西行计划,就这样,被官方否决。结伴同行的人都退缩了,但是玄奘,没有放弃。他一边学习古印度文,一边等待着,离开长安的机会。第二年秋天,机会终于降临。为了应付霜灾造成的饥荒,官方允许长安的百姓外出。对于玄奘,这是离开长安,最好的时期。

公元年,唐太宗李世民,统治大唐的第一年,28岁的玄奘离开了长安。古代,中国人去印度,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海路,一条陆路。海路在当时还不发达,大多数人,只能走陆路。从长安出发,一路往西,经过西域和中亚,才能抵达印度。公元前二世纪,汉帝国的使节张骞,用了13年时间,第一次,穿越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

由于丝绸,是这条通道上最著名的商品,这条通道,被后人誉为,丝绸之路。自张骞以来,丝绸之路,一直就是,东西方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在张骞之后将近年,西行的玄奘,踏上了丝绸之路。风餐露宿一个月之后,玄奘抵达,河西走廊的门户,凉州。张骞,凿空西域以后,汉帝国,开始在这里设置郡县。大唐建国之初,凉州,处于突厥和吐蕃的夹击之下。这个边防大城的安全,直接影响着帝国的稳定。

玄奘西行之乱世孤旅(3)

公元年,大唐和突厥的战争,一触即发,凉州城,空气非常紧张。军队戒备森严,没有官方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向西而行。忐忑不安的玄奘,走进了凉州城,但是,他并不知道,自己如何,才能走出凉州。凉州,就是今天甘肃省的武威市,自汉代以来,它一直是河西地区的文化中心,和商业大都会,这里的佛教气氛非常浓厚。玄奘决定,设立道场,一边讲经,一边,等待机会。

玄奘在长安时,已经拥有很高的威望,前来听讲的人,除了僧侣,还有为数众多的百姓。在丝绸之路上,像玄奘这样的高僧,地位备受尊崇,大众视其为,精神导师。每次散会之时,信徒们都会布施大量的珍宝财物,玄奘留下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旅费,其余的,全部捐献给,凉州的寺院。《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在凉州停留了一个多月,严峻的考验,不期而至。

讲经期间,密探向当局告发了玄奘西行的意图。凉州的最高长官,勒令玄奘,立刻,返回长安。西行刚刚开始,似乎,就面临着结束。然而,执意西行的玄奘,感动了凉州的佛教领袖。在两个僧人的掩护下,玄奘悄悄的离开了凉州城。在一个实行军管的城市,这其实,是一次非常冒险的行动。

从此,玄奘只能隐姓埋名,昼伏夜行。沿着河西走廊,玄奘来到赫赫有名的,瓜州城。从瓜州往西,就是大唐的边境,边境之外,就是玄奘一无所知的西域,那是他日思夜想的地方。瓜州,隶属凉州,是大唐帝国西部边疆最后一个军事重镇。当年的瓜州城,仍然屹立在大漠深处,它是中国西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故城遗址。城池,已经废弃了很久,但轮廓,依然非常清晰。

一条南北向的土墙,将全城一分为二,东城,据说是将领,及其家属的住所,西城,则为军营,驻扎着守边的普通士兵。残垣断壁,滚木擂石,一切都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金戈铁马的,边塞岁月。玄奘,进入瓜州的时候,这个军事要塞,充满了战争的紧张气氛,他再也不能堂而皇之的,暴露在官方面前。玄奘,找到一家客栈,悄无声息地住下,开始思考如何走出,风声鹤唳的瓜州城。

距离瓜州故城不远,就是,丝绸之路古道。自张骞,凿空西域以来,中国人,就开始不断地,向西行走。古道一侧,古长城的遗址,默默地暴露在冬天的阳光下。另一侧,则是唐代的烽火台,静静地注视着远方。古道上,车轮留下的痕迹,仍然历历在目,那是沧桑之旅的,恒久见证。古代,交通之困难,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行走在艰险的丝绸之路上,随时都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自公元四世纪以来,中国僧人,就开始结队前往印度,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宗教活动之一。在玄奘之前,最著名的僧人是法显,他是史料记载,第一个到达印度的探险者。绝大多数朝圣者,不是没有记载,就是死在了半路上。对于藏身在客栈的玄奘而言,近况,似乎比先驱们,更为艰难。作为一个违法西行的人,他首先,得设法偷渡边境的关卡,这个关卡,就是名声显赫的,玉门关,它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

唐代玉门关的确切位置,至今,仍然不清楚,但是有些学者相信,这座名为破城子的遗址,就是大唐的玉门关。史料记载,玉门关,建在险峻偏远之地,一面是,百草繁茂的沃土,一面是黄沙漫漫的大漠。在这座黄土废墟上,耸立的高台,或是观察哨,或是防卫的城堡,全副武装的边关将士,虎视眈眈,随时准备,缉拿偷渡出关的人。

玄奘为了探路,很可能远远地注视过玉门关,这座戒备森严的关口,即使插翅,也难以飞跃。可以想象,玄奘的心情,是何等的绝望。夕阳西下,偌大的瓜州城里,玄奘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正在这个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第二集:绝域求生

玄奘西行之绝域求生(1)

公元年的秋天,即将(21)过去,玄奘,仍然滞留在大唐的边塞,瓜州。当玄奘为如何出关,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叫李昌的地方官员,找到玄奘,拿出一份通缉令,通缉令,发自凉州,捉拿擅自西行的僧人,玄奘。玄奘,只能面对现实。运气,又一次拯救了玄奘。李昌,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撕毁了官牒,但玄奘,必须尽快离开。

夕阳西下,古老的瓜州城,荒凉,而又凝重。流沙,已经淹没了往日的气息,但城内的街道轮廓,依然依稀可辨,其中,有一处房屋,必定是玄奘,当年的栖身之处。瓜州,已经不能久留,玄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偷越边境。《三藏法师传》记载,万般无奈之下,玄奘,来到当地的一处寺庙,祈求佛祖,赐给他智慧。“危难之急,请让弟子找到一个,引我渡关之人”。

在瓜州城以东一公里左右,有一座大型的寺院遗址,这就是,塔尔寺。时间过去了多年,当年的繁华,早已随风而去。但巨大的佛塔,依旧耸立在旷野之上。学者考证,塔尔寺应该就是玄奘,当年礼拜佛祖的地方,转机,就发生在这里。

祈祷的玄奘发现,一个胡人,一直在尾随自己。“这是瓜州的一个商人,姓石,名槃陀,希望我为他,摩顶受戒”。普通的佛教徒经过高僧受戒之后,就成为居士,石槃陀相信,成为居士,意味着自己距离佛祖,又近了一步。丝绸之路,不仅输送财富,而且传播信仰,在丝绸之路上行走的,主要是商人和僧侣,商人和僧侣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商人,为僧侣提供金钱,僧侣,则是商人的精神支柱。在凶险的丝绸之路上追求财富,生命,朝不保夕,佛陀的保佑,至关重要。

受戒之后,胡人石磐陀,就正式成为玄奘的徒弟。一筹莫展的玄奘,急需一个可靠的向导,常年行走在此处之路上的石槃陀,应该是最佳人选。“我想越过边境,不知有何方法?”“师傅放心,我有办法送您出境”。令玄奘没有想到的是,石槃陀主动提出,帮助他,偷渡出境。

在据瓜州故城不远的一处河谷,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石窟,这就是,与敦煌莫高窟齐名的,东千佛洞。这些栩栩如生的壁画,绘制于西夏王朝时期,距今,大约多年。在这里,专家发现了最早的,唐僧取经图。明月高照,彩云环绕,观音,端坐金刚宝座,旅行者模样的唐僧,正在虔诚地膜拜,身后的徒弟,手遮额头,形貌,酷似一只猴子。

在这幅壁画之后又年,神话经典《西游记》才诞生。这幅《唐僧取经图》,使一些学者相信,石磐陀,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或许,胡人浓密的毛发,启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经过年的不断创造,石槃陀,最后变成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根据史料记载,石槃陀,确实是玄奘招收的第一个徒弟,他是深陷瓜州的玄奘,最后的救命稻草。玄奘决定,跟着石槃陀,偷渡,大唐边境。第二天,玄奘牵着新买的一匹马,悄悄来到瓜州郊外,石槃陀,如约而至。同行的,还有一位年老的胡人,牵着一匹瘦小的枣红马。年老的胡人告诉玄奘,瓜州以西,尽是戈壁和沙漠,商人们,成群结队,也经常迷失道路,很容易,丢失性命。“老者劝我不要西行,但我决心已定,即使死在中途,也不后悔”。

但是,玄奘仍然听从了老者的建议,与他交换了马匹。据说,老者的枣红马,在紧要关头可以辨识方向。在《西游记》中,玄奘的坐骑,是一匹俊秀飘逸的白马,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这匹貌不惊人的枣红马,对西行的玄奘,意义非同一般。与老者换马之后,玄奘和石槃陀,走上了偷渡之路。他们首先,得通过戒备森严的玉门关,经过一片荒无人烟的戈壁之后,必须在烽火台下取水。

玄奘西行之绝域求生(2)

玉门关外,矗立着五座烽火台,从五峰往西,经过里沙海之后,才能到达西域的第一个小国,伊吾。在干热严酷的大漠上,水,异常稀少。从瓜州到伊吾,可靠的水源,只有两处,葫芦河,和烽火台。玉门关,就建在葫芦河上。石槃陀带着玄奘,绕开玉门关,渡过了葫芦河。

夜幕,笼罩了无边无际的大漠,师傅和徒弟,各自进入了梦乡。半梦半醒当中,玄奘突然发现,危险,正在逼近自己。大唐的法律非常严厉,偷越国境者,处死。为了越过大漠,就必须,到烽火台下取水,如果被守卫发现,就只有,死路一条。偷渡,刚刚开始,石槃陀,就动摇了。“石槃陀,想杀我灭口,他担心,万一我被抓获,会牵连于他”。在玄奘赌咒发誓绝不出卖之后,石槃陀才离开。

太阳,即将升起,玄奘孤身一人,走向大漠,走向,无法预知的未来。玄奘,要继续西行,只能穿越边境上的五座烽火台,五烽之间,是一望无垠的荒漠。在《西游记》中,威胁唐僧的,是各种妖魔鬼怪,在真实的历史当中,玄奘所要面临的,主要是严酷的自然环境。寂静的大漠,曾经吞噬掉无数行人的生命,通过辨认前人留下的痕迹,玄奘提醒自己,不要迷失方向。然而,着急赶路的玄奘,很快,就陷入了幻境。

《三藏法师传》记载,他看到大队的士兵,若隐若现,旌旗,在迎风飘扬。在荒无人烟的大漠,这或许是海市蜃楼,也可能是,由于过度饥渴而导致的幻觉。经过80多里地跋涉,玄奘终于看到了第一座烽火台。为了不被发现,他要等到夜晚,才能取水。穿越大漠的人,最需要的就是水。散布在边境上烽火台,就建在水源边上,这座,遗留到今天的烽火台遗址,叫白敦子。据专家考证,它就是大唐瓜州的五烽之一,很可能,就是其中的第一座烽火台。玄奘当年,正是在这里取水。

站在当年的烽火台上,四野尽是戈壁荒漠,烽火台下这小小的湖泊,却生机盎然,这里是沙漠之魂,旅行者的天堂。偷水的玄奘,被守军发现,石槃陀的顾虑,应验了。“烽火台的指挥官,名叫王祥,意想不到的是,大唐的边关将领,竟然也是一个信佛的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身躯伟岸,仪表堂堂。一个信佛的人,在偏远荒蛮之地,遭遇这样的高僧,恭敬有加的态度,可想而知。

多年前,佛教的影响力,与今天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对于这些远离家园的守边将士而言,佛教,提供的心理慰藉,至关重要。在大唐边境的第一座烽火台,守军为玄奘,准备了足够的干粮和饮水。第二天,玄奘,与烽火台的将士,洒泪而别。这位烽火台的指挥官,不仅为玄奘指明了越境的通道,而且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信息。“王祥建议我,直接前往,第四座烽火台,那里的指挥官,是他的宗亲,也是一个信佛的人”。

在第四座烽火台,补充饮水之后,玄奘,绕过第五烽,从此走进了,里大漠。瓜州和西域小国伊吾(12)之间,有一片广袤的大漠。唐代以前,在丝绸之路上冒险的人,叫它沙河,中国古代典籍中,称之为莫贺延碛。莫贺延碛,在今天的甘肃瓜州,和新疆哈密之间,方圆,大约多公里,这是古代丝绸之路,一条主要的通道,以凶险而闻名。玄奘,必须独自越过这片,死亡之地。

“莫贺延碛,长余里,上无飞鸟,下午走兽,复无水草,空旷的大漠,只有影子相随”。进入沙河不久,玄奘又一次,出现了幻觉。“妖魔鬼怪,绕人前后,奇形怪状,久久,不愿离去。心中只有默念,观音菩萨,及般若心经”。般若心经,是一部重要的佛经,玄奘常常用念经的方式,消除恐惧。进入莫贺延碛之后,玄奘彻底摆脱了官方的追捕,但是,险恶的环境,却更为可怕。

行走了多里后,玄奘发现,自己迷路了。大漠当中,没有任何参照物,一场不期而遇的狂风,很容易使人迷失方向。就在这个时候,玄奘又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三藏法师传》记载,迷路之后的玄奘,非常急躁,慌乱之下,打翻了皮囊。“西行刚刚开始,救命之水,就荡然无存”。死一般沉寂的莫贺延碛,又绝无水草,玄奘,万念俱灰。

玄奘西行之绝域求生(3)

他已经不可能走出里沙海,绝望中的玄奘,走上了回头路。在玄奘的一生当中,这或许是他,最为煎熬的一段时光。“我曾经许下誓言,若不抵达印度,绝不东归一步,怎么,就这样反悔呢?”对于一个虔诚的僧人而言,誓言,不可轻易违背。“宁可西行而死,绝不东归而生”。走出了十多里之后,玄奘停下来东归的脚步,他决定,继续西行。

此刻的玄奘,已经置生死于度外,把自己的生命,完全托付给,大漠了。在人类探险史上,很多探险家,都曾经面临类似的境遇,像玄奘这样,已经看见了招手的死神,但仍然前行的,却非常罕见。玄奘,拥有一种远远超过常人的执着精神,这种精神,一方面来自,他对佛法坚定的信念,一方面,深深,根植于他的天性。执着,使身陷大漠的玄奘,做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也将玄奘,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在没有饮水的情况下,玄奘,很快就进入了,半昏迷状态。《三藏法师传》,描绘了玄奘,在莫贺延碛的遭遇。“夜晚,妖魔鬼怪,举火点灯,像清晨的星空,一样灿烂”。玄奘遇到的,很可能是磷火,这是大漠中,人或动物的尸骨,在腐烂时,自动燃烧造成的。根据史料记载推断,玄奘,至少四天五夜,滴水未进。“白天,狂风卷着黄沙,像下雨一样,漫天飞舞,令人无法喘息”。为了躲避炽热的太阳,玄奘依靠在阴影当中打坐,维持体力。大漠中的玄奘,正在挑战,生命的极限。

强烈的求生欲望,在支持着玄奘前行。“虽然如此,但心已无所畏惧,只是,没有一滴水,前行一步,都非常艰难”。人的生命,毕竟是有极限的,体力不支的玄奘,终于陷入到,完全的昏迷当中。漫漫的黄沙中,生命,正在渐渐的远去。又一个夜晚,降临了,闷热的沙漠,突然吹来,阵阵凉风,昏睡中的玄奘,渐渐苏醒过来,在距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他又站了起来。“夜半,忽有凉风吹来,如冷水沐浴,眼睛,又能睁开”。

繁星漫天,夜晚的沙漠,亮如白昼,孤独的身影,在用最后的力气,向西挺进。奇迹,就在这个时候降临了。精疲力竭的枣红马,突然发现了水源,在一片草地的背后,竟然浮现出一个池塘。池水甘甜,清澈如镜,这匹识途的老马,最终,拯救了玄奘的生命。

在这片沙漠中的天堂,玄奘休息了整整两天的时间,他需要恢复几乎衰竭的体力,在莫贺延碛,玄奘第一次遭遇,生,与死的考验。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很难完全清楚,一个四天五夜滴水未进的人,究竟是怎样走出这片,死亡之地的。星星峡,是河西走廊,通往新疆的门户,过了星星峡,就是当年的西域。

两天以后,玄奘穿过今天的星星峡,抵达了西域的第一个小国,伊吾。在西域的第一座佛寺,玄奘第一眼看到的,竟然是一个汉人。《三藏法师传》记载,老僧,衣服都没有穿戴整齐,就赤脚跑了出来。“没想到,今天还能见到故乡的人”。在史料记载当中,这是玄奘第一次,感情外漏,一个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人,对生命的感激,无以言表。

这是一个,叫庙儿沟的地方,位于今天新疆哈密市的郊区。这处,轮廓已经模糊(20)的废墟,是一处佛寺遗址。根据玄奘西行路线推断,这里很可能,就是他走出大漠之后,看到的那座佛寺。在西域的这座佛寺,玄奘,受到了僧侣最热情的接待。一连几天休整之后,玄奘开始策划,继续西行。

从伊吾开始,丝绸之路,开始分道,北道,主要是草原,而中道和南道,都要经过大沙漠。刚刚从沙漠中,九死一生的玄奘,打算,沿北道西行,然而,高昌的国书,打乱了玄奘的计划。高昌,在伊吾以西,是西域的第一大国,高昌王命令伊吾人,必须将大唐僧人,送达高昌。“高昌王,威震西域,我无法拒绝,沿草原西行的计划,只能放弃了”。高昌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等待玄奘的命运,又是什么呢?

第三集:生死兄弟

玄奘西行之生死兄弟(1)

公元年,在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西行求法的玄奘来到了高昌。令玄奘大感意外的是,高昌国王竟然亲自到宫门迎接,而且态度极其友好。玉门关以西就是胡人的世界,汉人非常罕见,但是在这个西域最大的国家,最高统治者竟然是一个汉人。高昌,位于今天新疆的,吐鲁番盆地,这个规模宏大的遗址,就是当年高昌的都城。自丝绸之路开通以来,汉帝国,就开始在这里设置郡县,高昌,逐渐成为中原王朝管辖西域地区的门户。

汉帝国灭亡之后,由于政治动荡和战乱,中原的汉人,大批由河西走廊,迁往西域,高昌,就成了汉人最集中的地方。公元六世纪,一个来自于中原的麴姓家族,建立了高昌国。当玄奘到达的时候,这个汉人统治的小王国,已经延续了多年。高昌王麴文泰对来自大唐的僧人玄奘,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尊重,整个皇室家族,都没有入睡,耐心等待着,高僧的到来。

在皇宫后院的宝帐,国王和王后,用礼拜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玄奘的热情。这是一个崇信佛法的是国王,佛教,在高昌被尊为国教。根据史书记载,大约公元四世纪左右,佛教,开始从中原,回传到高昌,从此,佛教开始影响生活在,这片绿洲上的人们。交河故城,是世界上,保留最完整的夯土城市,被专家誉为,完美的废墟。

这里,曾经是高昌最早的佛教中心。在交河故城的北部,有一处巨大的建筑群,这曾经是一座巨大的佛寺,其位置之显著,建筑之宏伟,面积之广大,完全超出了官署,和民居。在高昌,佛教,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高昌人,精神世界,最重要的支柱。在这个尊崇佛法的绿洲国家,一个高僧,对民众的影响力,无法估量。玄奘,在凉州讲经一月有余,显赫的声名,已经传到高昌。

当这个来自大唐的高僧,穿越大漠,来到西域的时候,高昌国王,感觉到如获至宝。《三藏法师传》,如此描绘国王,迫切的心情。“自从知道法师的大名,手舞足蹈,就请留在高昌。高昌,僧徒虽少,也有数千,都可以手持经卷,侍奉左右。法师,留在高昌,举国之人,都可以听从教诲”。对于一个僧人而言,这是至高无上的待遇,几乎不可能拒绝。

根据史书记载,麴氏家族,统治高昌时期,佛教达到了鼎盛,仅仅在高昌城附近,佛寺的数量,就达到了多座,僧尼数量,超过0多人。皇室,主持修造了著名的柏孜克里克石窟,它是西域影响最大的佛教圣地之一。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沧桑的岁月,改变了太多的东西。由于宗教战争的破坏,特别是西方探险家粗暴的切割,石窟,已经满目疮痍,逐渐变成了废墟。

但是,这些丹青斑驳的残存壁画,仍然能够使人感觉到,历史的信息。这是一个佛的国度,人们对佛法的信仰,根深蒂固。麴文泰希望,玄奘能够成为高昌的宗教领袖。《三藏法师传》,记录了两个人,充满了火药味的对话。“弟子敬慕法师,一定要留下法师,来供养”。“我此行,不是为供养而来,大唐佛典,尚不齐全,舍命西行,是为了请取,未闻之佛法,希望国王,收回挽留之意”。“葱岭,可以移动,弟子的心意,也绝不会改变,请法师,相信我的诚意”。“我西行,只为求法,不可,半途而废,请国王谅解”。

玄奘西行之生死兄弟(2)

高昌王没有想到,这个大唐的僧人,竟然如此倔强(24)。其实,麴文泰执意挽留玄奘,还有另外的目的。这是一个对汉文化,充满了向往的西域国王,十多年前,年轻的麴文泰,曾经跟随父亲前往中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位(24)之后,麴文泰,开始在高昌大力推进汉化改革。高昌国,弥漫着极为浓厚的汉文化气氛,尤其是,都城的营建,处处模仿长安,方正的布局,雄伟的佛寺,高昌,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域名城。

玄奘深厚的汉文化修养,打动了麴文泰,这个高僧,正是国家急需之人。根据《三藏法师传》的记载,麴文泰的挽留,最终变成了威胁。“本国没有导师,所以委屈法师留下来,指引迷途的众生”。“我西行,只为求法,国王,或许可以留下我的躯体,但西行之心,不可留”。“法师务必留下,否则只能遣返大唐”。高昌王给玄奘,下了最后的通牒。

太阳,即将落山,高昌故城,显得分外(44)冷清。这片佛寺遗址,就是当年玄奘居住的地方。西行,又遭变故,僧房中的玄奘,陷入困境。在《西游记》中,为了通过一座燃烧着大火的高山,唐僧,和他的徒弟们,费尽了周折。其实,火焰(34)山的原型,就在高昌。高昌的都城,就坐落于火焰山脚下。在真实的历史当中,火焰山,并不可怕。火焰山脚下的高昌王,才是让玄奘焦虑的人这个。

这个以讲经而声名显赫的僧人,拥有非凡的口才,但他无法说服高昌王。绝食,成了玄奘,唯一的选择。绝食期间,惊慌失措的高昌王室,相继探视,但玄奘,一直闭目不语。麴文泰,不肯放弃,仍然,希望。能够感化大唐高僧。公元年的冬天,高昌国,正站在十字路口,他迫切需要,一位智者。

高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个绿洲国家,控制了丝绸之路。最繁忙的中道,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西方的香料和珠宝,都通过这条大道,来往贸易。出土于当地的这些古老文书表明,过往的商旅,都需要从向国王支付数目不菲的商税。多年来,高昌的王氏家族通过税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是,这个绿洲国家,正面临着,重重危急。

在高昌国的北方,是草原的霸主,突厥人,而东方,则是正在崛起的大唐。突厥人游牧在广袤的大草原,剽悍的骑兵,随时可以踏平,这个绿洲小国。在玄奘西行的时候,西方的突厥人,正控制着西域,富庶的高昌,每年,都要向西突厥的可汗上贡,大量的税收,不得不支付给这个北方的霸主。麴文泰知道,大唐,正在全力准备和突厥的战争,在大唐和突厥决战的前夜,高昌王必须选择,自己的立场。

在夹缝中生存的高昌国,需要选择,当危机来临的时候,这个来自大唐的高僧或许,可以指点迷津,帮助高昌,渡过难关。夜晚的高昌城,万籁俱寂,玄奘已经绝食三天了。第四天,玄奘已经,奄奄一息,这个大唐高僧,如果真的绝食而亡,后果,将不堪设想。“任凭法师西行,但请早进斋食啊”。麴文泰没有想到,玄奘的内心,竟如此强硬,高昌王,只能屈服。玄奘的修养,和舍身求法的决心,深深地打动了麴文泰。

玄奘西行之生死兄弟(3)

一个国王,一个僧人,两人在佛祖面前,结拜兄弟。高昌国王表示,尽最大的力量,支持玄奘西行,玄奘也答应,从印度求法归来,在高昌讲经三年。在丝绸之路探险史上,这是,最为传奇的一页。麴文泰,开始为玄奘准备行装,西行之路漫长而艰难,准备工作,非常繁琐。在这段时间里,玄奘,开始在高昌讲经。这个崇尚佛法的国家里,这是一件大事。听讲的人,包括皇室家族、王公显贵,还有高昌每个寺庙中特选的僧人。

《三藏法师传》记载,每次开讲之前,国王,都收执香炉,在前方引路,恭敬之心,溢于言表。讲经期间,国王专门为玄长,剃度了四个精干的僧人,他们将正式,成为玄奘的徒弟,在西行印度的路上,照顾玄奘。离开长安城以来,玄奘第一次,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凉州城,亡命天涯,沙漠中,九死一生,一切,都好像成了过眼烟云,疲惫的身心,可以暂时放松了,他流连于各个佛寺和石窟,对高昌充满了感激之情。

夜晚的皇宫,麴文泰,正在给西突厥的可汗写信。“玄奘法师,是奴仆我的兄弟,希望可汗,像关照我一样关照法师,请您下令西边的国家,赐给我的兄弟马匹,并且护送出境”。在当时,西突厥不仅控制着西域,其势力范围,甚至越过葱岭以西,直达,古印度的边境。如果得不到西突厥可汗的支持,西行之路,很难设想。

玄奘没有想到,麴文泰竟然以如此谦卑的态度,替自己的前途着想。公元年的冬天,分别的时间,终于来临。高昌的皇室和贵族,寺庙的僧侣和百姓,都来为玄奘,送行。《三藏法师传》记载,麴文泰,为玄奘购置了30套不同的衣服。为抵御风沙和寒冷,还专门制作了特殊的手套,和面罩。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绫绢匹,麴文泰,为玄奘提供了足够,20年的路费。根据当时的价格,一匹马,价值大约40文银钱,麴文泰,送给玄奘的路费,就相当于1匹良马,这是一笔,数额不菲的财富。

玄奘,和国王,洒泪而别。自离开长安城以来,在大漠中逃过一劫,玄奘,感激涕零。这是他第二次,流露自己的感情。“我十岁时,父母双亡,只能栖身佛门,20年来,四海为家,飘零至今,何曾有过这种亲情?”在高昌之前,玄奘只身一人,从高昌开始,玄奘拥有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30匹马,25个随从,4个徒弟,以及一位,名叫欢信的高昌官员。

不仅如此,麴文泰,还为沿途二十四个国王,准备了厚礼,叮嘱他们,关照玄奘。麴文泰,在用举国之力,帮助玄奘西行。对于玄奘而言,麴文泰,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没有这个国王倾尽全力的帮助,西行求法,或许就是另外的结局。文学经典《西游记》,也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玄奘西行之生死兄弟(4)

太阳,映红了高大的火焰山,玄奘的队伍,离开高昌城,向西进发。从高昌往西,经过焉耆和龟兹两个国家,就是巍峨险峻的葱岭,过了葱岭,就走出了西域。“途径银山,山脉,高大险峻,到处都是银矿,西域各国的银钱,都出自这里”。银山,在今天的吐鲁番,和库车之间,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因为有麴文泰的保护,队伍很快就走出了高昌国,进入焉耆国的领地。

然而,丝绸之路上焉耆,并不平静,危险,随时都会降临。《大唐西域记》记载,“焉耆,国无纲纪,法不整肃”。《大唐西域记》,是玄奘根据自己的西行见闻,撰写而成,被认为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珍贵遗产,其中,描述了个国家的风土和人情,玄奘的记载,就是从焉耆国开始的。“四面,群山环抱,道路险要,国家,没有纲常法纪,政令,也不严明”。

西域,地广人稀,是名副其实的强盗乐园。各个小国的实力,都非常有限,没有一支强大的力量,能够维护丝绸之路的秩序,商队和行人,除了拜托佛祖保佑之外,只能,依靠自身。玄奘的队伍,非常庞大,装束,又不是普通的商队,强盗,或许有点不知所措。“没有想到,群贼拿到钱财之后,就自行撤走了”。高昌王,康慨解囊,玄奘的富足,远非一般商人可比,金钱,换来了平安。一场虚惊之后,玄奘,和他的队伍,离开了银山。

在到达焉耆国的都城之前,他们碰到了一队商人。商人,是丝绸之路的灵魂,就是这些冒着生命危险,追求财富的人,把绿洲上的一个个城镇,联系起来。由于有了商人,东西方之间的货物,开始流通,文明,开始传播。在丝绸之路上,商人、僧侣和使团,一般都,结对旅行,队伍越庞大,安全就越可靠。使团,有国家做后盾,又有一定的防卫能力。僧人的背后,是法力无边的佛陀。一般的强盗,对僧人都网开一面,而商人,是强盗最主要的抢夺对象。

但是,这只商队并没有停下来,与玄奘同行,为了尽快赶到焉耆做生意,他们单独上路了。玄奘,刚刚遭遇强盗,他对这些商人的前途,有些担心。新的一天,开始了。玄奘,和他的队伍,重新上路。在距离焉耆都城很近的一个河谷,玄奘的担心,变成了现实,他看到了,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前去十余里,看到商人的遗骸,散在路上,没有一个,能够逃脱”。

着急赶路的商人,全部被杀,财物被抢劫一空,现场,惨不忍睹。商人的理想,是追求财富,为了理想,他们在不经意间,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玄奘的年代,只有那些敢于冒险的人,才会踏上丝绸之路,在丝绸之路上追求理想,挫折、苦难,甚至死亡,随时都会降临。能不能到达印度,玄奘不知道,佛陀也不知道,但是有一点,玄奘知道,只要依稀尚存,他一定要,向西而行,焉耆国的都城,就在前方,但西行之路,仍然漫长。

第四集:亡命凌山

玄奘西行之亡命凌山(1)

公元年,刚刚到来,玄奘走出高昌,来到西域的第三个国家,焉耆。自离开长安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焉耆,位于今天新疆的库尔勒境内,是古代西域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但是,玄奘在这里,数到了冷遇。焉耆和高昌相邻,两国为争夺对过往商队的收税权,经常争斗。由于焉耆和高昌之间的仇恨,玄奘在这里不受欢迎,只停留了一个晚上。“焉耆和高昌有仇,因此,不肯给我们,换乘的马匹”。西行的队伍,马不停蹄,迅速穿过了这片强盗出没的地方。

在焉耆以西,玄奘抵达了著名的龟兹国。龟兹,位于今天新疆的库车县。在古代西域,龟兹的名望最为显赫。丝绸之路开通以来,汉帝国在龟兹设置西域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汉帝国灭亡以后,中原王朝,一直处于动荡之中,龟兹,也不断地更换主人。玄奘西行的时候,一个姓白的国王,统治着龟兹,但真正控制龟兹的,是强大的西突厥汗国。

根据史料记载,大约公元前后,佛教开始传往龟兹。数百年来,龟兹,一直是西域最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寺院林立,佛法兴盛。玄奘抵达的时候,浩浩荡荡的西行队伍,受到了龟兹人,热烈的欢迎。龟兹,离高昌不远,都城,有高昌人主持的寺院,玄奘当晚,就住在那里。

第二天,龟兹国王,在王宫设宴,款待玄奘。此时的玄奘,身份非同一般,他不仅是,大唐的高僧,而且是,高昌王的兄弟。“龟兹王缺少谋略,对强悍的大臣控制”。在大唐西域记中,玄奘还记录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龟兹人以扁平为美,“龟兹,有一个奇怪的风俗,小孩出生之后,用木板,夹裹脑袋,皇室也不例外”。史料也证实,从国王到普通人,龟兹人头部,多呈扁平的形状。

在古代龟兹,音乐和舞蹈的地位,举足轻重,当年的舞蹈和乐谱,已经销声匿迹,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一些线索。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库车县,是龟兹境内,最大的佛教洞窟群。洞窟中的壁画,生动地描绘了龟兹人心目中的天国,华丽秀美的服装,丰满圆润的身段,妩媚生动的舞姿。天国,是一个醉人心魄的乐舞世界,和谐优美,风情万种。在一个笃信佛法的国土,如此浪漫的艺术想象,令人费解。佛教认为,人的欲望,是苦难的根源,要实现天国的理想,就必须禁止一切欲望。但是,在龟兹的寺院,玄奘似乎感觉到了,完全不同的信息。

玄奘,在大唐西域中,记载了一座光彩夺目的大型寺院,它就是今天的,苏巴什故城,新疆最大的,佛寺遗址。“在一个荒废的城池的北边,隔着一条河,有两座寺院,这个寺院的佛像,装饰非常精美,巧夺天工”。年,这里曾经出土了一个木制的彩盒,令人惊叹的是,盒身周围绘有一副,形象极为生动的乐舞图。专家考证,这是一个舍利盒,其中存放着一个高僧,火化后的骨灰。佛教的骨灰盒,通体绘制着世俗的乐舞。龟兹的乐舞,已经和佛教,融为一体。佛教告诉信徒,要脱离凡尘,但是,在龟兹人眼里,既要追求天国的极乐世界,也不能舍弃,凡尘的魅力,宗教情感,和世俗生活,获得了美妙的平衡。今天,我们已经很难理解,龟兹人的精神世界。

玄奘西行之亡命凌山(2)

连绵不断的僧舍(4),高耸入云的佛塔,飞天在空中起舞,千佛,在头顶跃动。僧徒佛众,蜂拥而来,讲经说法之声,不绝于耳,远道而来的玄奘,沉浸在佛的,光辉之中。“每年秋分前后,各个寺院,都要给佛像,披上锦绣绫罗,点缀以,奇珍异宝,安放在彩车上。彩车,在都城西门外汇集,数以千记,非常壮观”。

在龟兹期间,玄奘参加了盛大的佛事聚会。在龟兹国王的陪伴下,玄奘亲眼目睹了龟兹人,独一无二的宗教狂欢,龟兹的乐舞,给玄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伎乐舞蹈,在西域诸国中,最为出众”。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在龟兹,停留了两个月,在这个宛如天堂的国度,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西行的使命。

公元四世纪,龟兹,曾经养育了佛学大师,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出生在龟兹,但少年时期,一直在印度学习佛法。可以想象,当玄奘,在龟兹的时候,鸠摩罗什的身影,一直在他的心中挥之不去。“雪路未开,不得进发,我只能在龟兹等待”。玄奘,一边讲经说法,一边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从龟兹往西,是古代的葱岭,高大的昆仑山和天山,在那里汇合,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在这道屏障的西边,是中亚的大草原,那是,西突厥汗国的领地,沿着草原南下,就可以抵达,古老的印度。玄奘准备在一个叫凌山的地方,穿越葱岭。大唐西域记记载,凌山,在葱岭的北端,险峻陡峭,直插云霄,冰雪,终年不化,积而为凌。玄奘在龟兹的时候,正是冬天,大雪弥漫,道路封闭,凌山,无法通行。

春天终于来临,大地复苏,冰雪开始消融。玄奘离开龟兹的都城,向凌山进发。安宁的日子,很快就消失了,队伍上路刚刚两天,就碰到了,突厥强盗。在寒冷的冬天,草原上经常发生雪灾,饥饿的突厥人,只能南下,在丝绸之路上打劫商旅。面对凶悍的突厥强盗,玄奘的队伍根本无法反抗。然而,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三藏法师传记载,强盗之间,由于分赃不均,最终,竟然一(4)轰而散。虽然侥幸躲过一劫,但是玄奘知道,危险并没有过去。突厥人往来如风,在空旷的大漠,他们随时,都会出现。

大约一周以后,他们终于,看见了凌山。玄奘和他的四个徒弟,高昌的官员,欢信,以及20多个随从,这支30人的队伍,全副武装,向着远处的雪峰挺进。没有人,拥有翻越雪山的经验,也没有人真正明白,他们即将,面临的困难。三藏法师传这样描述,“雪峰与天空相连,抬头仰视,望不到边际。散落两边的冰块,或高百尺,或广数丈,蹊径崎岖,登涉艰阻。风雪杂飞,虽然穿着厚重的衣服,也免不了寒冷。没有一处干燥的地方,可以休息,只能,躺在冰上”。在这样的雪山行走,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有人因体力不支而倒下,有人不慎,跌落深谷,更多的人,面临着寒冷的威胁。

玄奘西行之亡命凌山(3)

今天,已经没有人知道,玄奘翻越天山的确切位置。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学者们推断,凌山,应该在新疆西部的,温宿县一带。巍峨的天山深处,耸立(34)着许多终年积雪的冰峰,海拔大都在五六千米以上。那里空气稀薄,根本没有道路可言。多年前,玄奘和他的队伍,就跋涉在其中的,某个山口。“寒风凛冽,多有暴龙,飞沙走石,遇着丧命”。玄奘所说的暴龙,其实就是雪崩,在海拔五六千米的雪山,雪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行人,不能在这里穿红色的衣服,也不能大声呼唤,否则,马上会,暴风骤起”。为了翻越凌山,玄奘的队伍,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七日之后,方始出山,徒侣之中,冻死者,十有三四,牛马逾甚”。30多人的队伍,将近一半,葬身在凌山,其中包括,玄奘的两个徒弟。为了帮助这个大唐的僧人西行,他们永远地,留在了雪山。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只知道,他们是玄奘的,随从。

公元年的春天,玄奘,翻过雪山,走出了西域,从此,进入中亚。根据史料记载,从西域穿过帕米尔高原,有不止一个山口,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这些山口,是最为险恶的地段,很多人,死在那里,永远终结了他们的梦想。但是,仍然有不少人,走了出来,凭着坚定的信念,为了心中,永不磨灭的梦想。

这是,位于吉尔吉斯坦共和国境内的一条古道,古道一侧的这块大石上,雕刻着藏传佛教的六字箴言。多年过去了,丝绸之路,已成为历史,当年的咽喉要道,早已荒废。今天,已经没有人确切地知道,玄奘究竟是从哪里,走下雪山。

夕阳西下,一抹余晖,染红了远处的雪峰,雪峰那边,是中国的新疆。根据史料推断,玄奘,就是在这一带,走出了雪山。作为一个僧人,玄奘始终非常克制自己,对于这次悲壮的雪山之旅,他的记录非常有限,也没有表露过,一丝感情。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想象,走下雪山的玄奘,心情是何等的复杂。没有那些已经死去的随从帮助,他或许,永远,也走不出雪山。

走出雪山之后不远,玄奘,看到了一个大湖。“大清池,方圆1多里,四面环山,水呈青黑色,味道,又苦又咸”。这个大清池,就是今天吉尔吉斯坦的,伊塞克湖,中国古代称之为,热海。在古代的典籍当中,热海,充满了神秘,和梦幻色彩。公元七世纪的时候,这一带,几乎没有人烟,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走出雪山的队伍需要休息,玄奘,也需要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90多条河,从周围的雪山流下,汇聚到伊塞克湖,形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深的高原湖泊。由于含盐量很高,湖水一年四季,都不结冰。今天,伊塞克湖,是中亚著名的,疗养,和旅游胜地。玄奘,对伊塞克湖的记载,非常详细。“广阔的湖面上,会骤然刮起大风,波涛汹涌,水中,龙鱼混杂,产物虽然很多,但,没有人敢捕捞”。一直到现在,生活在这里的人,也很少吃鱼。

玄奘西行之亡命凌山(4)

公元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玄奘,走上了中亚的大草原。这里,是突厥人的领地,西突厥的王庭,就在距离伊塞克湖不远的地方。亚欧大陆的北部,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的天下。公元前后,匈奴人建立的第一个草原帝国,第二个统一草原的是鲜卑人。公元六世纪,突厥人又疾风暴雨一般,席卷整个草原。七世纪初,当玄奘西行的时候,突厥帝国,已经一分为二,东突厥,占据着蒙古高原,而西突厥,则控制着,中亚的大草原。

这些石头制作的雕像,是突厥人的作品,在伊塞克湖一带,它们随处可见。根据史书记载,突厥首领或勇士去世之后,都要在墓地,竖立一尊石人,以示纪念。石人,或气宇轩昂,或沉着老练,有的低头沉思,有的目视星空,模糊)的面容,掩盖不住突厥人曾经的辉煌。公元七世纪,他们是中亚大草原的主人。

翻越雪山之前,玄奘曾经遭遇一伙突厥匪徒,凶悍之状,历历在目。现在,他们已经踏入突厥的腹地,必须拜会,西突厥的可汗。没有可汗的支持,几乎不可能,到达印度。

在玄奘的年代,突厥人信奉的并不是佛教,而是拜火教。拜火教,以火为圣物,是古代波斯的国教。在吉尔吉斯坦的国家博物馆,可以看到拜火教徒,独特的埋葬方式。尸骨,装在陶罐里,然后存放于地面之上的墓室。在公元七世纪的丝绸之路上,拜火教同佛教,互不相容。玄奘的内心,充满了担忧,突厥可汗,将怎么对待他们这些异教徒呢?在即将到达可汗王庭的时候,玄奘突然碰到了一支突厥骑兵。“突厥可汗,正在游猎,有大队随从护卫,他们身着皮毛的衣服,奔驰在原野上。可汗告诉我们,两三日后,在王庭相见”。根据玄奘的记载,西突厥可汗的王庭,在一个叫碎叶的城市。“从大清池,向西北行走多里,到达碎叶城。城池方圆六七里,各国商人杂居,树木稀少,气候寒冷,人们,穿皮衣粗麻御寒”。碎叶,是丝绸之路上的名城,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无法确定他的具体位置。经过几代考古学者的努力,终于在上世纪,找到了它的遗址。年,这里出土了一块汉文石碑,碑文明确显示,这就是,当年的碎叶城。碎叶城遗址,距离吉尔吉斯坦共和国的首都,比什凯克,60公里,在一个叫托克马克的小城市境内。在中亚历史上,碎叶的地位,非同一般。七世纪初期,西突厥在这里崛起,汗国的军事和政治中心,就设在碎叶。

太阳即将落山,玄奘的队伍抵达碎叶城。在城外的一座佛寺,他们安顿下来,等待,可汗的召见。这处长满了荒草的遗址,位于碎叶城外。考古学者证实,它当年,是一座佛教寺院,像丝绸之路上的其他城市一样,碎叶,也是多民族杂居、各种宗教并存的地方。这里,不仅有拜火教徒,也有佛教徒。玄奘,和他的队伍,很有可能,就下榻在这里。

公元年的一个晚上,在碎叶的一间僧房,来自大唐的玄奘,还没有休息。明天就要面前西突厥的可汗,他必须反复考虑,充分准备,突厥人,控制着通往印度的所有关口,一旦可汗发怒,不仅西行化为泡影,生命,也难以保障。长路漫漫,任何一次疏忽,都会导致可怕的结果。

第五集:穿越草原

玄奘西行之穿越草原(1)

公元年的夏天,西行的玄奘,翻过了雪山,来到了中亚的第一座城市——碎叶。自从离开大唐以来,时间已将近一年。

中亚草原的霸主——西突厥人,将王庭建在碎叶,突厥可汗,在自己的大帐,召见玄奘。游牧民族一般居住在简单的毡房,令玄奘意想不到的是,可汗的大帐非常华丽。

玄奘:可汗,居住在一个巨大的宝帐,宝帐,装饰着金花,灿烂夺目。

这位突厥的领袖在历史上,被称为“统叶护可汗”。当大唐在东方崛起的时候,统叶护可汗,在西方开疆拓土,建立了西突厥帝国。为了牵制共同的对手——东突厥人,西突厥和大唐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友好。

玄奘在欢迎宴会上看见了大唐的使节。玄奘不仅是大唐的僧人,而且是高昌的王弟。高昌王,不但写了言辞恳切的国书,同时,又上贡了大量的丝绸和干果。显贵的身份,厚重的礼物,可汗对玄奘,另眼相看,态度非常热情。

玄奘:在可汗眼里,印度酷热难耐,那里的人肤色黝黑,赤身露体,根本不值得一看。

可汗,对印度却充满了偏见,他建议玄奘,不要前往那里。

尽管如此,玄奘仍然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支持。

可汗选派了一位曾经到过长安、通晓各国语言的军人,护送他们穿越广袤的西突厥帝国。夏天来了,炽烈的太阳,照耀着中亚的大地,玄奘的队伍,离开了碎叶城。

对于中国人而言,碎叶,是一座难以忘怀的城市。在危机四伏的西行路上,玄奘在这里,得到了西突厥可汗的保护。玄奘走过之后半个世纪,大唐开始在这里修筑城池、设置官署。中原的僧人,也不远万里,前往碎叶弘扬佛法,碎叶城外的这座佛教遗址,就建造于,女皇武则天时期。公元年,在玄奘走过之后73年,李白,在碎叶出生。或许,正是这个独一无二的城市,培育了诗人,匪夷所思的想象力。

玄奘:离开碎叶不久,就到了“千泉”。方圆二百多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泉水,形成很多湖泊。突厥可汗,每年来这里避暑。

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玄奘在中亚的大草原上穿行。在今天,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城附近,他竟然发现了一个,中国人的小城市。

玄奘:从千泉往西,到达小孤城。这里的三百多户人家,原来,都是中国人,被突厥,劫掠到此。他们占据了一座城池,团结在一起,一直,生活在这里。衣着,虽与突厥人相同,而语言和行为规范,仍保持着,汉地传统。

玄奘:赭时国方圆多里,有几十座城池,各自有君主和酋长,但全部隶属于突厥。

赭时国,位于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附近。在中国的史籍里,赭时国被称为石国,汉人中许多石姓人的祖先,就在这里。

玄奘:进入大沙漠,风沙弥漫,看不清道路。只能看着大山,寻找尸骨,辨别方向。这样走了里之后,到达飒(sa4)秣建国。

一路跋涉,玄奘终于来到了中亚最富传奇色彩的城市——撒马尔罕(3)。撒马尔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公元前七世纪,这里就有了城市。二十世纪,前苏联的考古学者,发掘了这座,掩埋在地下的废墟。

玄奘西行之穿越草原(2)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撒马尔罕,希腊文化,开始在这里生根。丝绸之路开通以后,撒马尔罕,逐渐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中心。古城的东门叫中华门,来自长安的丝绸,曾经从这里,进入撒马尔罕,最终抵达罗马。

玄奘:“异方宝货,多聚此国。机巧之技,特工诸国”。

玄奘发现,撒马尔罕的手工技术,在各国中最为精巧。居住在撒马尔罕的,正是声名远扬的粟特人。他们不仅能够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而且主宰着,丝绸之路的贸易。粟特人,是天生的商人,他们热衷于追逐财富,又具有冒险精神。从东方的长安,到西方的罗马,他们往来奔波,昼夜跋涉……时隔多年,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人们仍然能够感觉到,历史的传承。

玄奘:“所有胡人国家,都已飒秣建国为中心,仿效它的行为举止,和制度规范。国王,英勇豪迈,邻国,都听从他的命令,武士,勇猛刚烈,视死如归。”

然而,撒马尔罕国王,并不欢迎玄奘,他的两个徒弟,甚至遭到了当地人的围攻。公元七世纪早期,在这个中亚最大的国家,人们信奉的不是佛教,而是拜火教。

玄奘:国王及百姓,不信佛法,都是拜火教徒。寺院有两所,但没有僧人。

在当地的博物馆,仍然保留着不少拜火教留下的痕迹。在拜火教徒看来,佛教是异端,必须打压。当玄奘的两个徒弟去废弃的佛寺礼拜时,当地的拜火教徒,开始围攻。玄奘在高昌剃度了四个徒弟,两个,冻死在雪山,其余两个,跟随着师傅,一路走到了撒马尔罕。

玄奘:我的两个徒弟被拜火教徒,用火把驱赶,差点,丢失性命。

《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对信奉拜火教的撒马尔罕国王,讲解佛法。对于一个高僧来说,弘扬佛法,是他的使命。国王,最终被打动了,他放弃了拜火教,开始接受斋戒,按照佛教的礼仪生活。

玄奘:国王,听闻佛法,大为高兴,也不再,怠慢我们。

玄奘用了一个晚上,就改变了撒马尔罕国王的信仰。改变了态度的国王下令,逮捕骚乱的拜火教徒,驱逐他们出境。

玄奘:从此之后,这个国家,不再攻击僧人,寺院,又燃起了香火,僧侣,开始入住。

宗教之间的偏见消除了,佛教,在撒马尔罕,重新兴起。

在撒马尔罕的历史上,这应该是一次重要的文化事件。这个被誉为,“中亚皇冠”的城市,其实和中国人,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在古代中国,撒马尔罕,被称为康国。今天,很多“康姓”的中国人,其祖先就来自于这里。

考古学者在撒马尔罕的宫廷遗址上,发现了珍贵的大型壁画。盛装的大唐使节,头戴官帽,腰佩长刀,手中,托着丝绸……唐装的贵族妇女,在音乐的伴奏下,泛舟湖上……考古学者证实,这些壁画,绘制于公元七世纪,正是玄奘生活的时代。没有人想到,在遥远的撒马尔罕宫廷,竟然弥漫着,如此浓烈的大唐之风。玄奘,能够在一夜之间,说服撒马尔罕国王,依靠的,正是华夏文化,独特的魅力。

撒马尔罕的宫廷里,侃侃而谈的玄奘,更像一个文化使者。深厚的文化素养,非凡的人格魅力,再加上不可思议的语言天赋,玄奘,在异国的土地上,留下了中国人,美丽的背影。

撒马尔罕,是中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但它也因此历经劫难。希腊人、波斯人、蒙古人,尤其是赫赫有名的帖木儿大帝,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烙印。

玄奘西行之穿越草原(3)

公元八世纪以后,伊斯兰教,开始进入中亚。十三世纪,成吉思汗的军队,征服了撒马尔罕,也彻底毁灭了这座历史名城。十四世纪,帖木儿大帝,以撒马尔罕为中心,在中亚建立了又一个游牧民族的大帝国。巨大的经学院,高耸入云的清真寺,帖木儿神圣不可侵犯的陵墓。今天的撒马尔罕,到处是帖木儿帝国的痕迹。公元七世纪的撒马尔罕,玄奘曾经目睹的撒马尔罕,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古代中亚的历史上,一个个短命的王朝,如同龙卷风一般,急速而来,又以同样的速度,很快消亡。今天,我们只能在博物馆,通过这些凝聚着无数沧桑的文物,去想象,玄奘,匆匆的脚步。

离开撒马尔罕之后,玄奘,来到了一个叫“羯霜那”的小国。“羯霜那”位于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沙赫里夏布兹”,这里,是帖木儿大帝的故乡。威名显赫的帖木儿,就出生在这里。

当地的考古学者说,这里有一个“中国城”,曾经出土过不少来自中国的文物。废弃的城池暴露在夕阳下,只剩下轮廓不清的一个土堆。其实,在中国的史籍中,“羯霜那”被称为“史国”,汉人当中,很多“史”姓的人祖籍,就在这里。

透过这些破损的文物,中国人的影子,似乎若隐若现。很难想象,当年的中国人,竟然行走地那么遥远。玄奘一行,肯定在这里休整,补充饮水和干粮。

玄奘:“又西南,二百里入山,山路深险,才通人步,复无水草……”

离开羯霜那国之后,玄奘来到了中亚最为著名的关口——铁门关。

玄奘:“在山中行走了,多里后,进入铁门。山峰陡峭,而多铁矿。大门,依山而设,门上镶铁。铸铁为铃,多悬于上。”

铁门关,是中亚通往南亚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时候,就是通过铁门关,从南向北,进入中亚的。在乌兹别克斯坦,至少有两个山口,都叫铁门关。当年的大铁门,踪迹已经找不到了。没有人确切地知道,玄奘记载的铁门关,究竟在哪里。公元年的时候,这个军事要塞,控制在突厥人手里。作为可汗的朋友,又有突厥军官专职护送,玄奘轻松地通过了铁门关。悠扬的铁铃声回荡在山谷,玄奘,一路南行。

走出铁门关之后,玄奘来到了“怛蜜国”。

玄奘:“这里,北拒铁门,南接大雪山,东靠葱岭,西连波斯,一条大河,横贯中央”。

铁门关以南,是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富汗交接的地方,蜿蜒流淌的大河,正是阿姆河,中亚最大的内陆河。在阿姆河的右岸,坐落着乌兹别克斯坦,最南部的一座城市——铁尔梅兹。今天的铁尔梅兹,就是玄奘记载的,“怛蜜国”。

玄奘:“怛蜜国南北四百里,东西六百余里。都城方圆二十余里,东西长,而南北窄。寺院,有十几座,僧徒,一千多人”。

在这样一个规模很小的国家,竟然有那么多的寺院和僧人。古代的铁尔梅兹,佛教一度非常兴盛。这是一个名叫法耶兹特佩的寺院遗址,距离阿姆河很近。整个寺院呈长方形,由僧房、佛堂和厨房,三部分组成。厨房中,至今仍然保留着灶台的痕迹,除了满足本寺的僧人,寺院,还要为香客,和过往的旅人,准备斋饭。

玄奘西行之穿越草原(4)

年,考古人员,在“法耶兹特佩”,发现了一尊著名的,佛陀雕像。月光般柔美的微笑,安详静谧的表情……我们有理由相信,玄奘,曾经在它面前虔诚地膜拜。印度,越来越近,佛陀的声音,在召唤。

距“法耶兹特佩”不远,有一座规模更大的佛寺遗址,名叫“卡拉特佩”。卡拉特佩僧院,依山而建,俯视阿姆河。由于处在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边境,至今,仍然被铁丝网包围,属于军事禁区。在中亚地区,这是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佛寺遗址。行走在巨大的废墟中,往日的辉煌,扑面而来。

在古代中国的典籍中,铁尔梅兹一带,被称为“大夏”。公元前年,在玄奘之前多年,张骞,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中国人。一个叫月氏的民族,本来居住在中国的河西走廊,迫于匈奴人的压力,不得不迁移到遥远的“大夏”。汉武帝时期,为了联络月氏人共同抗击匈奴,张骞开始了悲壮的,西行之旅。在被匈奴人关押了十年之后,张骞逃了出来。在阿姆河边上,他终于找到了,月氏人。

沿着张骞的足迹,一条贯通东西方的大道,从此开始形成。这就是,丝绸之路的缘起。当玄奘,在阿姆河边上的这座寺院漫步的时候,他看到的,不仅仅是佛陀的光辉,肯定还有张骞孤独,而又倔强的背影。

月氏人,不愿意东返,也没有心思,与大汉帝国一起夹击匈奴,他们已经找到了新的家园。当汉帝国与匈奴人在东方征战的时候,月氏人,在西方建立了长达三个多世纪的贵霜帝国。贵霜,帝国尊崇佛法,在阿姆河流域大力推行佛教。

在卡拉特佩寺院的僧房里,当年摆放蜡烛的地方,清晰可见。借着蜡烛微弱的亮光,年轻的僧人,正在孜孜不倦地阅读……宽大的讲经殿,香烟缭绕,高僧说法,善男信女,济济一堂。

玄奘:这里的佛塔和佛像,很灵验,经常显露神光。

在丝绸之路上,寺院,往往就是客栈,它不仅提供心灵的慰藉,也是人生旅途的驿站。在铁尔梅兹,玄奘和他的队伍很有可能,居住在,这座寺院。

由于西突厥可汗的保护,玄奘很快就穿越了中亚的大草原。根据史料推算,玄奘,应该是在盛夏时节,行走在撒马尔罕,到铁尔梅兹一线的。在玄奘的记载中,这一段路程比较平静。但是,路途的艰辛,仍然非亲历者,难以想象。在铁尔梅兹的旷野,夏天的温度,能够达到摄氏四十度以上,旅行的人,非常容易中暑。

玄奘在怛蜜国没有过多停留,在补充了饮水和干粮之后,就迅速上路了。

在“铁尔梅兹”古城附近的农田里,矗立着一座废弃的佛塔。佛塔名为,“祖尔马勒”,据说,用一百二十万块土坯筑成。塔身,风化很严重,但能够清楚地看见,里边的土砖。多年前,它肯定高耸入云,直指蓝天。公元年的盛夏,当玄奘,离开铁尔梅兹的时候,他一定会,回眸眺望。蓝天下,高大的佛塔,目送着这个来自中国的僧人,前往印度,追寻心中的理想。

离开怛蜜国之后,玄奘来到了“活国”。像怛蜜国一样,活国,也在西突厥帝国的控制之下。然而,玄奘并没有想到,他将在这里遭遇一场谋杀……

第六集:踏上圣土

玄奘西行之踏上圣土(1)

公元年夏天,玄奘穿越中亚的大草原。沿着阿姆河一路行走,终于来到了活国,活国在今天的阿富汗境内,此时,跟随玄奘西行的,除了两个徒弟,还有一些突厥军人,两个徒弟,是玄奘在高昌剃度的,自从离开故乡以来,一直就跟随着师傅,这些突厥军人,奉了可汗之命,在西突厥帝国广阔的辖区之内,一路护送玄奘,对于玄奘而言,活国,是疲惫的旅途当中一个倍感亲切的地方,活国,不仅属于西突厥的势力范围,其统治者,正是可汗的长子怛度,而怛度的夫人,又是玄奘的兄长,高昌王的妹妹,然而,玄奘还是晚到了一步。高昌王的妹妹刚刚去世,留下一个未成年的儿子,怛度,也身患重病。

“怛度,建议我休息几天,等他身体好转后,亲自送我去印度”

但是,令玄奘没有想到的是,一场谋杀即将发生。大唐西域记记载,怛度的身体刚刚恢复,就娶了一位,年轻的妻子,仓促的婚姻,带来了杀身之祸。这个女人,与怛度一位成年的儿子串通,竟然,毒死了自己的丈夫,儿子,谋杀了父亲,掘取了属于父亲的权利,玄奘亲历了一场,人伦惨剧。

“小儿年幼,成年的儿子,继承了权位,仍旧,娶自己的后母为妻”

国王去世,国家处于动荡之中,玄奘在活国滞留了一个多月。

根据史料记载,玄奘进入今天的阿富汗之后,开始放慢,西行的脚步。,

“进入大雪山,层峦叠嶂,险恶异常,风雪接连不断,道路难以通行,山神鬼怪,肆意做崇,众多盗贼恣意妄为,专干杀人勾当。”

这是玄奘第2次翻越大雪山,这个大雪山,就是今天的兴都库什山,兴都库什山,大部分在阿富汗境内,玄奘在这里,遭遇了大雪。

“在雪中迷失了方向,幸亏,有猎人带路,才越过了山岭,来到了,迦毕试国。”

迦毕试国,在今天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附近。《大唐西域记》记载,这个国家的境内有一座很大的庙宇,名为沙落迦,当地的僧人说,一位从中国来的王子,曾住在那里,在万里之外,故乡的影子若隐若现,玄奘一时,非常感动。

在今天的阿富汗境内,玄奘边走边停,花费了将近半年的时间,从公元1世纪开始,贵霜帝国统治喀布尔河流域大约5个世纪,贵霜帝国尊崇佛教,这里的佛教气息,一直很浓厚,玄奘,一边讲经说法,一边礼拜圣迹。

在喀布尔河南岸的贾拉拉巴德,玄奘看见了,佛陀的顶骨。

“城中有重阁,第二阁中有,七宝小塔,佛陀的顶骨,就安放在其中,发孔分明,其色黄白,用宝匣盛放”。

佛顶骨是圣物,当地人经常用他来占卜前途,玄奘也入乡随俗,用丝绸裹着香泥,轻轻的印在顶骨上,三藏法师转记载,他得到了一个,菩提树的图案,公元前6世纪,佛,祖就是在菩提树下悟道的,在玄奘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吉兆,他给看管顶骨的人,施舍了大量的金钱,或许,这只是一种蓄意设计的赚钱的方式,但玄奘,对佛祖的虔诚之心,可见一斑。

在贾拉拉巴德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幽暗的石窟。当地人传说,石窟中,能够看到佛祖的影子。由于道路偏僻,又有拦路的强盗,很少有人敢去那里,但是,玄奘仍然带着两个徒弟来了,他执意体验佛的荣光,

“不见佛影,誓不离开。”

玄奘西行之踏上圣土(2)

三藏法师传记载,一百多次礼拜不见佛影,又一百多次佛影一闪即灭,再二百多次洞窟大明。佛影,皎然出现佛祖,身披黄色袈裟。在世俗世界,玄奘是一个非常理智的人。他坚韧不拔,很少显露自己的感情,但是在佛祖面前,他却像婴儿一样,天真坦诚。用世俗的眼光,我们很难相信,佛的影子真会如此显现,它很可能,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条件造成的一种光影幻觉。但是在玄奘眼里,这种幻觉,竟然是如此真实,而震撼。

公元年的秋天在离开长安整整一年之后。玄奘终于来到了心目中的圣地。

在今天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边界附近,喀布尔河和印度河汇聚到一起,这里曾经是著名的古代渡口。据说当年亚历山大东征,就是从这里进入印度河流域,多年后,玄奘和他的两个徒弟,也由此进入,古印度地界。玄奘看见印度河的时候,正是旱季,河水应该一如现在,平稳而缓慢地流淌,进入古印度地界之后,玄奘的身边只剩下两个徒弟,这里已经不是突厥人的势力范围。可汗派给玄奘的护卫们返回了北方的草原。

渡过了印度河之后不久,玄奘来到了闻名于世的犍陀罗国。在这个佛教曾经最著名的圣地,玄奘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忧郁。

佛教在犍陀罗已然凋零,

犍陀罗地区是印度次大陆北方的门户,希腊和罗马文化,波斯文化以及草原文化在这里交汇。考古学家证实,这个名为塔克西拉的古城遗址,就是犍陀罗的中心。

公元前6世纪,塔克西拉已经有人居住,道路和排水沟,房屋和店铺,这里曾经是南亚最早的城市之一。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犍陀罗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公元前3世纪,又在这里传播佛教,但是真正使犍陀罗达到鼎盛的是大月氏人。来自中国的大月氏人以犍陀罗为中心,不仅创建了辉煌一时的贵霜帝国,而且缔造了名垂千古的佛教艺术。佛教在早期的时候反对偶像崇拜,僧人只能通过菩提树和佛的脚印来纪念佛祖。

佛教创立五六百年之后,才开始出现第一尊佛像,学者们认为,第一尊佛像和可能就诞生在贵霜帝国的中心犍陀罗。

在塔克西拉的博物馆,保留着很多最早的佛像,高鼻,深目,卷发,希腊式的长袍,佛祖的形象很接近古希腊的光明之神阿波罗的样子。亚历山大给犍陀罗带来了希腊文化,贵霜人在吸收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塑造了最早的佛像.寂静,安详,冥冥的思绪,仿佛在无垠的空间穿行。犍陀罗地区位于今天巴基斯坦的西北重镇白沙瓦一带,在白沙瓦附近的一个叫迪克提拜的小镇保存着巴基斯坦规模最大的古代僧院遗址。

年,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称号。这座建于悬崖之上的寺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佛教在犍陀罗的辉煌。

公元一至二世纪,一个叫迦腻色迦的帝王将贵霜帝国带入繁华的顶峰。迦腻色迦崇信佛法,以犍陀罗为中心,大力推广佛教,就在这一时期,汉帝国的使节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形成,因缘际会,佛教通过丝绸之路开始传向中国,希腊和印度的文明的融合创造了独特的犍陀罗艺术,在人类文明史上这是非常辉煌的一页,绵延不息的中国佛教艺术就起源于犍陀罗。古代贵霜人不仅创造了最早的佛像,而且将佛教带向了顶峰,犍陀罗一度成为古印度的佛教中心。

玄奘西行之踏上圣土(3)

但是当玄奘来到犍陀罗的时候,佛教已经衰落,

“王族子嗣断绝,无影无踪,寺院,虽然很多,但已,十分荒芜,佛塔倒塌,庙宇,破烂不堪。”

对于僧人而言,犍陀罗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曾经的荣光,已经逝去,玄奘的心情,充满了感伤。公元5世纪,来自欧亚大草原的白匈奴人征服了犍陀罗,不信佛教的游牧民族,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寺院被烧毁,僧人,流离失所。

这是白沙瓦附近一座叫饶里安的寺庙遗址,与塔克提拜的废墟一样,这里同样被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在贵霜王朝鼎盛时期,饶里安,曾经是一所,水平很高的佛学院,学生,都是王室子弟和贵族官宦。在这座西域的讲经堂,曾经坐满了虔诚的僧侣,灰泥塑造的佛像,已经残缺不全,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学术气氛,仍旧在这里弥漫。

考古学者推断,这个庭院,是洗澡的地方,根据佛教教义,每一项重大的仪式之前,僧侣们必须沐浴。当地人传说,玄奘,曾经在这里讲经,这或许,只是一种美好的猜测,根据史料记载,玄奘到来的时候,犍陀罗地区的佛教已经衰败,生活在这里的人,普遍信奉印度教。

“城内,空荡荒芜,居民稀少,这里的人,崇敬外道,信仰佛法的不多”

绕里安寺院,建在僻静的山谷,山下,就是通往塔克西拉的要道。从地理位置来推断,玄奘当年很可能在此留宿。寺院,已经荒芜,而玄奘,则沉浸在已经远去的,辉煌当中。

“自古以来,印度境内的佛法大师,大都出生在这里。”

《大唐西域记》充满感情地描述了,这里数量众多的圣迹。

“东城东南八九里外,有一颗大菩提树,佛祖,曾经在树下朝南而坐,大菩提树,南面有座佛塔,是迦腻色迦王所造,佛塔西南,有一尊白色佛像,时常,放射光芒。”

一千多年后,这些圣迹,已经无影无踪,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它们,在哪里。

离开了伤感的犍陀罗,玄奘,向东南而行,进入今天的克什米尔地区,根据玄奘的记载,当时的印度,分为七十多个国家,迦湿弥罗,就是其中的一个,根据史料推算,玄奘,在迦湿弥罗,停留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这里的人们,容貌漂亮,但是,性情诡诈,好学而,见识很广,佛教,和外道都信仰,寺院有一百多所,僧侣,五千多人”

僧人,一般把佛教之外的其他宗教,都称为外道,在古代印度,除了佛教之外,人们还信仰婆罗门教,和耆那教,在迦湿弥罗,信佛外道的人虽然不少,但佛教,仍然很昌盛,这里是佛教历史上,第4次结集佛典的地方。结集的意思,是合唱,在古代世界,书写很艰难,佛教经典,大都通过诵读而相传,为了确保佛祖的学说,能够正确的流传,每隔一段时间,高僧们,都要汇聚到一起,共同诵读经典。在诵读的过程中,以多数人得名义,发现谬误,确定真谛。公元一世纪左右,贵霜王朝的第三代帝王,迦腻色迦,在迦湿弥罗召集了五百名高僧,主持了第四次结集,《大唐西域记》,描述了这次结集的丰硕成果。

“三十万颂佛典,莫不穷究其细节,探讨其深浅,后世学者,都依赖于此”

玄奘西行之踏上圣土(4)

迦湿弥罗,因此保持着非常完备的佛教经典,这正是玄奘,梦寐以求的至宝,玄奘因为佛法混乱,而迷惘,因为迷惘,而离开大唐,西行印度。如饥似渴的玄奘,埋身于浩瀚的佛经当中,不知不觉之间,就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

公元年的秋天,饱读佛经的玄奘,离开了迦湿弥罗,继续南下,当时的佛教文化中心,并不在迦湿弥罗,而是一个叫,那烂陀的地方,那是玄奘,最终的目的地。在今天印度旁遮普帮的原始深林里,玄奘,遇到了强盗。《三藏法师转》,记载了这次危险的劫难,“强盗,大约有五十多人,企图在一个废弃的池塘里,把我们赶尽杀绝,我的徒弟,发现了一个隐秘的水洞,才侥幸逃脱”。

当玄奘穿行在印度北方的时候,大唐帝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在玄奘离开长安后三年,韬光养晦的唐太宗,终于发动了对东突厥的战争,公元年,东突厥的可汗被俘虏,数十万突厥人归降,大唐的北方边疆,从此高枕无忧。就在这一年,玄奘行走了三千多里,穿过了印度北方的七个小国,在大唐的长安城,唐太宗,被包括突厥人在内的游牧民族,尊称为天可汗,史书记载,在庆祝胜利的宫廷舞会上唐太宗,即兴起舞,皇帝的父亲,也沉浸在琵琶演奏当中,在中国历史上,除了李氏皇室,没有任何帝王,曾经在大庭广众之下有如此表现。这是一种空前未有的自信,大唐帝国,已经崛起。

在万里之外,玄奘,停留在一个叫至那仆底的小国,至那仆底是汉语,中国之地的意思。根据玄奘的记载,汉帝国时期,一个中国王子曾经居住在至那仆底。

“这里的人,非常敬重,东方的中国,不断有人指着我说,这是我们,先代君王的同国之人。”

至那仆底人,由于热爱中国,而喜欢玄奘,玄奘在这里,停留了将近半年,对于远行在外的人而言,祖国的声望和形象,至关重要。三年前,当玄奘离开长安的时候,大唐的安全,仍然没有保障,现在,这个东方大国已今非昔比,崛起的大唐,对远行的玄奘,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公元年的春天,离开长安,将近四年,西行的玄奘看见了恒河。

“水色清苍,波浪翻滚,河水清澈,甘美,细沙随水漂流。”

公元7世纪初期,玄奘的描述和今天的景象,几乎没有什么不同,恒河,是印度教徒的圣河,在佛教诞生之前几个世纪,印度教,就开始传播,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许多印度人,依然相信恒河的魔力,就像他们的祖先一样。“在外道眼里,恒河非常神圣,罪孽深重,可以冲洗干净,尸骨入水,死后,就不会下地狱,用手,拍击水流,亡魂,能够获得超度”。

太阳将河水染成了金黄色,朝圣者和当地的百姓,在河中沐浴,河岸上是绵延数里的庙宇,和神殿。然而,在神圣的恒河岸边,玄奘遭遇了西行以来,最危险的一次劫难。

第七集:随风而逝

玄奘西行之随风而逝(1)

恒河,是印度最大的一条河流,它发源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东南,注入印度洋,流程将近两千七百公里,在印度人的眼里,恒河是一条无比神圣的河流。印度教徒相信,恒河水,可以洗净人世所有的苦难,和罪恶。公元年的春天,西行的大唐僧人玄奘,终于抵达了恒河,然而这里,却潜伏着可怕的危险。当玄奘沿恒河而下的时候,他被一伙强盗劫持,这是一群特殊的印度教徒,信仰一个叫,突伽的女神。根据印度教的说法,突伽女神,住在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她的宫殿,就是恒河的源头。

“这群强盗,一贯信奉突伽天神,每年春秋季节,都要找一个,容貌端庄的人,杀取,肉血祭祀。”

在强盗们看来,这个异邦的僧人,俊美端庄,非常符合女神的口味。生命,即将结束,玄奘,开始默默地祈祷。在这时候,天象突然大变,三藏法师传记载: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河流涌浪,舫船翻覆。强盗们以为自己得罪了天神,不得不放弃祭祀活动,玄奘难以置信地逃过了一劫。

在西行的路上,玄奘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唯有这一次,确确实实,充满了传奇色彩。

“强盗们,扔掉了凶器,归还了抢来的东西,恒河,复归平静”

事实上,这一真实事件,与西游记中的许多虚构情节很接近,在西游记中,妖魔鬼怪,痴迷于长生不老的唐僧肉,费劲了各种心思设计圈套,但是,这些圈套最终,都被法力无边的孙悟空化解。一些中国学者认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就在印度。猴神哈努曼。是印度教的大神之一,它源自于古印度一部著名的史诗。王子的爱妃被魔王抢走,为了帮助王子解救王妃,哈努曼历经艰险,他力大无比,又聪明非凡,既能腾云驾雾,又善于变换形象,或许。在佛教东传的过程中,哈努曼的故事。也慢慢传到了中国,经过一代代艺术家的想象和加工,印度的猴神哈努曼。最后变成了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孙悟空。哈努曼在印度家喻户晓,孙悟空在中国。无人不知,相隔万里,不同的文化,塑造了同样伟大的艺术形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连接它们的。是西行印度的中国僧人,玄奘。

“西南,进入大森林,有恶兽,和野象,成群结队,袭击行人,如不结伴而行,很难通过,这一地段”

公元年的夏天,三十二岁的玄奘终于抵达了佛陀的故乡——伽毗罗卫。整整四年的历程,他即将到达最后的,目的地。

佛祖,叫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佛教典籍记载,公元前6世纪,释迦王国兴盛一时,都城,迦毗罗卫,尤其繁华。考古学家推测,今天印度北部,和尼泊尔南部交界的地方,就是佛祖的故乡,佛祖在悟道之前,是释迦王国的太子,乔达摩,悉达多。

“东北行走八九十里,有个释迦族的浴池,池水,清澈皎洁,花朵,竞相开放,这里,是佛祖诞生的地方”

在尼泊尔南部的小城市蓝毗尼,这个规模不大的遗址,就是佛祖的诞生地。根据佛教传说,释迦国的王后在返回娘家的路上,因为天气燥热,而在水中沐浴,沐浴后的王后,产下一个婴儿,这个婴儿就是太子悉达多,未来的佛教创始人。

玄奘西行之随风而逝(2)

“佛祖诞生的地方,有一棵菩提树,已经枯死了”,这颗巨大的菩提树,已经成为蓝毗尼的标志,但这,已经不是玄奘看到的那棵菩提树了,为了纪念释迦王后,信徒们在蓝毗尼,专门修建了一所祠堂。

“距离太子出生的佛塔不远,有一个大石柱,上面雕刻,有马的形象,是阿育王时期塑造的”

马头雕像,已经不见踪影,但上面的铭文,依旧可以看见,“慈祥的阿育王亲自来此朝拜,立柱刻像以标示此处是佛陀的诞生地”。

在迦毗罗卫国,悉达多太子,在锦衣玉食中长大,然而在29岁的时候,他突然感到了人生的无常,生老病死,似乎是每一个人,都难以避免的轮回,人,如何才能逃脱这种可怕的轮回呢,疑惑,在心中滋长,他开始,厌倦尘世的生活。

“在大树林中行走一百多里,到达一座,阿育王建造的大佛塔,太子,在这里解下宝衣,命令仆人返回,然后,剃光头发,离家出走”

释迦国的太子,决定逃出牢笼,寻找人生无常的根源,探求解脱之道,佛祖,从此开始,在恒河平原上修行。

迦毗罗卫,是佛祖的故乡,佛教的发祥地,但是,当玄奘到达这里的时候,往日的荣光不再,一切,都成,过眼云烟。

“境内,空城十多座,非常荒芜,都城倒塌,长度不详,寺院的旧基址,有一千多所,人烟稀少,僧侣罕见。”

穿越了一大片树林之后,玄奘,来到了拘尸那迦,这里,是佛祖,涅盘的地方。

“有一佛塔,是阿育王所建,塔基,已经陷落,但仍高二百余尺,塔前,建有石柱,以记,如来涅槃之事”

80岁那年,佛陀知道自己的生命,将要耗尽,他沐浴之后,在两棵娑罗树中间,安置了绳床,枕着右手侧卧,佛告诉弟子,他将涅槃,这是公元前,年的,一个月圆之夜。

“大精舍中,有佛祖涅盘的像,头向北而卧”。

佛陀修长的身体,躺在一片树林的中央,一群哀悼者,围在他的身旁,痛苦万分,有些人抓着胸口,悲痛欲绝,其他人,摸着佛陀的脚,默默的诵经,地上的鲜花,枯萎了,树上的鸟儿,不再鸣叫。

公元七世纪初期,沿着佛陀走过的路,玄奘行走在恒河平原上。在大唐西域记中,他在这一段,留下了大量的记录,没有人想到,一千二百多年后,玄奘的记忆,将照亮,印度的历史。

佛教,在印度的土地上诞生,又消失在印度的土地上,在十九世纪之前几百年的时间里,除了神话和传说,人们几乎找不到任何有关过去的历史记载,没有人知道佛陀是谁,也没有人知道,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十九世纪初期,面对佛祖的雕像,一位考察印度的西方学者这样写道:佛祖是一个圣人,还是一名英雄?他是黑人,还是白人呢?在佛祖的故乡,人们对佛祖一无所知,根据雕像的特征,西方学者做出结论,“我们可以肯定,他不是埃及人,就是埃塞俄比亚人”。很多学者感叹,印度没有历史,这种现象或许跟古印度人得性格,有一定关系,他们极度重视精神世界,对世俗生活漠不关心,印度的古代历史,因此全部隐没在迷雾当中。

玄奘西行之随风而逝(3)

年,一个叫康宁汉姆的英国工程师,来到印度,在恒河边上的瓦伦纳西城附近,他看见了一座30多米高的圆顶建筑。对考古充满兴趣的工程师,决定进行一次小小的发掘,他发现了一些精美的雕像,还找到了一块刻有文字的石头,文字破译证实,这可能是一个佛教遗址,佛祖,也确有其人,但是,他既不是埃及人,也不是埃塞俄比亚人,而是出生在印度北部的某个地方。康宁汉姆的考古成果仅此而已。10多年后,由于两本书的缘故,真相在一夜之间,大白于天下,混沌的印度历史,出现了一束,明亮的光芒。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僧人玄奘和法显的著作,相继在英国出版,对照《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康宁汉姆,不仅确认了遗址的身份,而且,惊奇的发现,遗址背后,竟然有那么多真实的故事。英国人的考古发掘,中国人的历史资料,古印度的历史,从此,被一点一点地剥开。根据大唐西域记提供的信息,康宁汉姆知道,宏伟的圆顶建筑,是一座佛塔,是纪念佛祖觉悟后第一次讲经的地方。这就是,著名的鹿野苑,佛陀,初转法论之地。

离开佛陀涅槃之地以后,玄奘,来到了鹿野苑。

“佛塔,是阿育王建造的,塔基已经陷落,仍高达百尺,这里,是佛祖觉悟之后,初次转动法论的地方”

转法轮,意思是讲经说法,公元前6世纪,佛祖悟道之后,步行多里,来到这里,为5位修行者第一次说法。

“大墙内,有一座精舍,高二百多尺,其上有黄金制作的图案,里边有一尊,石质佛像,与佛祖真身,一般大小,做转动法论的姿势”

在鹿野苑博物馆,珍藏着一尊,佛教艺术中最完美的雕塑,这是,释迦牟尼初次讲经的形象,无限的关爱,超越痛苦,平和的内心,穿透人生。

佛祖涅槃多年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在鹿野苑,竖起了高耸的石柱。

今天,阿育王石柱的柱头,就保留在鹿野苑博物馆,年,这一形象被选为,印度的国徽。

“寺院,分为8个区域,用围墙连成一体,台榭层层,楼阁重重,壮丽,至极点”

根据《大唐西域记》来看,鹿野苑的建筑,依然华丽,僧人,也为数众多,但是,这是极其罕见的景观,鹿野苑,就在恒河边上,距离古印度的名城,瓦伦纳西很近。与佛祖的故乡一样,瓦伦纳西的佛教也凋零了。

“街巷相连,居民繁多,但多数人,相信外道,只有少数人,敬仰佛法”

离开了鹿野苑,玄奘,来到了吠舍离,今天印度的,巴特那一带。

“寺院,有几百座,大多废弃倒塌,留下来的,仅有3,5座,僧人很少”

公元前3世纪,印度,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相对统一的王朝,王朝的缔造者,就是阿育王,在吠舍离,阿育王皈依了佛教。根据阿育王留下的碑文记载,他的回心转意,源于一场极为残酷的征战,十多万人被屠杀殆尽,更多的人,死于饥饿。痛苦折磨着阿育王,他决定,皈依佛门,阿育王,在佛祖生活过的地方,修建了八万四千座佛塔,在不计其数的石柱上,刻上法令,教导百姓,遵纪守法,恪守,佛教教律。

在巴特那博物馆,最珍贵的收藏,是一枚佛祖的舍利,佛祖涅槃之后,舍利,据说,被8个国王分别收藏。在巴特那一座修建于阿育王时期的佛塔,考古人员,发现了这枚罕见的佛舍利。印度史学界认为,这枚佛舍利,不仅历史脉络清晰,而且,在《大唐西域记》中有明确的记载。

玄奘西行之随风而逝(4)

“佛陀涅槃以后,这个国家的君王,分到了舍利,恭敬地,建造了佛塔。”

怀着难以名状的心情,玄奘来到了著名的大菩提寺。释迦王国的太子,正是在这里,成为佛祖的,佛祖离开故乡以后,为了获得觉悟,而进行不懈的努力,6年的时间,他赤身裸体,四处流浪,头发脱落,眼窝深陷,萎缩的身体,看上去像一个骷髅,最后,他走出森林,接受了一位牧羊女送来的乳粥,勉强支撑着,来到一颗毕钵罗树下

“树干黄白色,枝叶青翠,冬夏不凋谢,”

牧羊女的乳粥,恢复了佛祖的体力,他在毕钵罗树下盘腿而座,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到了黎明之时,他明白了生命的真相,终于,大彻大悟。

“这种树本名为毕钵罗,由于佛祖在树下觉悟,因而称之为菩提树。菩提的意思是智慧,每到佛祖涅槃的日子,树叶都会凋落,不久又回复原状”

佛陀成道的日期,为中国农历的十二月八日,为了纪念那位给佛陀喝了乳粥的牧羊女,中国的佛教徒,都要在这一天煮粥供佛,俗称腊八粥。

今天的大菩提寺,是英国人康宁汉姆,根据玄奘的描述修缮而成的,甚至连装饰图案和建筑材料,也来自于《大唐西域记》提供的信息。

在发现了鹿野苑之后,英国人康宁汉姆并没有停止,他以《大唐西域记》为蓝本,在印度的土地上,进行了长达25年的考古发掘。年,这个英国人找到了大菩提寺的遗址。康宁汉姆在日记中写道,“发掘工作很单调,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在阅读中国人的《大唐西域记》,玄奘对那颗著名的菩提树,以及周围的佛像和庙宇,记载得都很详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大量的遗迹,书中的描述与发现结果非常吻合”。

“菩提树周围,垒有砖石,高达坚固,东西长,南北狭,正中有,金刚座。”

在大菩提寺,昔日佛陀悟道的地方,只是方寸之地,后来,虔诚的阿育王,在此特设宝座,宝座,被佛教徒命名为金刚座,在佛教徒眼里,金刚座,是大千世界的中心。

“佛祖涅槃以后,国王们在菩提树附近,树立两尊菩萨像。听老年人讲,如果菩萨没入土中,佛教就消亡了”

当玄奘到达的时候,泥土,已经埋到了菩萨的胸口。《三藏法师转》记载,玄奘,悲哀懊恼,痛哭不已。西行四年,无论是磨刀霍霍的强盗,还是九死一生的雪山,他都无所畏惧,但是,在菩提树下,一向意志坚定的玄奘,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佛祖成道的时候,我不知流落在哪里,为何等到,佛法已经凋零,我才赶到这里。”

在玄奘的内心深处,佛祖,是唯一的精神支柱,即使相隔千年,他仍然渴望,亲自聆听佛祖的教诲。四年的时间,不顾性命的追寻,终于面对,佛祖觉悟之地,但是,佛教的衰败,又如此令人,难以承受。

“生死大海,谁作舟楫,无明长夜,谁为灯炬”

大菩提寺旁,有一圆形石座,上面雕刻着,佛的足印,北侧,有一长串圆台,上面刻有莲花图案,象征着,佛祖踏足之处,冒出的莲花。

面对生命的局限,佛陀所做的努力,因其悲壮艰难,而给人以震撼,他在探求人生真谛过程中的献身精神,激励着玄奘坚,忍不拔地走下去。那烂陀,就在前方,但求法之路,才,刚刚开始。

第八集:西天取经

玄奘西行之西天取经(1)

古代中国人去印度,都要沿着丝绸之路西行,然后走到一个比西域更远的地方。人们就把那个遥远的地方,当成了西方世界。

公元16世纪,明朝人吴承恩,受玄奘西行启发,创造了神话小说《西游记》,西天取经的故事,从此在中国,家喻户晓,事实上,玄奘所去的西天就是印度北方的一座寺院,那烂陀。

公元年的秋天,在经过整整四年的跋涉之后,玄奘终于抵达西行的目的地——那烂陀。那烂陀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鼓声,回荡在天空,宣布一个中国僧人的到来。

荒无人烟的大漠,冰封林立的雪山,野兽出没的森林,一切,已成往事,拼了性命的西行,都是为了这一天。

那烂陀,位于印度北方的比哈尔邦境内,距离比哈尔邦的首府巴特那,不到一百公里,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

根据传说,公元前6世纪,佛祖,曾经在此地的芒果园说法,他的大弟子舍利弗,也在这里讲经,舍利弗涅槃之后,后人在那烂陀,修造了这座真身佛塔。公元5世纪,那烂陀,已经成为古印度,名副其实的学术中心。公元7世纪,当玄奘到达的时候,佛教在印度,已经开始衰退,而那烂陀依旧辉煌。百花已经凋零,那烂陀是最后一朵娇艳的奇葩。

“那烂陀的住持,是年过百岁的,戒贤法师,法师出身王族,德行高贵,是一代宗师巨匠。”

戒贤法师已近暮年,因患有严重的痛风病,而几乎自杀,在冥冥之中,他等来一位来自大唐的学生。在印度大师和中国学生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因缘。

《三藏法师转》记载,玄奘的拜师仪式非常隆重。孤独的童年,,迷惘的青春,玄奘一直在寻找之路的明灯。

“四年前,我曾经在长安许下誓言,不到印度,绝不东归一步,现在,誓言终于实现了”

此时的玄奘,沉浸在无边的喜悦之中。或许这是32岁的玄奘记忆中最为幸福的一刻。

那烂陀的意思,是不知疲倦的施舍,由于历代君王慷慨的捐助,经过数百年的修建,这所寺院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华美壮丽。

“宝台星列,琼楼岳峙,观竦(song3)烟中,殿飞霞上,生风云于户牖(you3),交日月于轩檐,宝阁重重,僧院林立,虯(qiu)栋虹梁,绿栏朱柱,印度的寺院成千上万,要问壮丽崇高,那烂陀是其中的极致”。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用最美丽的语言描绘了这座独一无二的学府,与一般的佛教寺院不同,那烂陀不仅是古印度,或许是世界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僧徒主客常有万人,不仅学习大乘学说,还包括世俗经典,以及因明,和声明学。甚至,医学和数学,也要研究。”

这个面积广袤的寺院,分布着很多佛塔,舍利弗塔,是那烂陀规模最宏伟的建筑,高大的佛塔直插云霄,塔身,布满精致的雕刻,形象地讲述着佛陀的故事。舍利弗,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著称,可以想象,虔诚的佛子,经常在这里散步和冥想,沿着前辈的足迹,探求佛法的真妙。

玄奘西行之西天取经(2)

“在那烂陀,能够读解20部经论者,有一千多人,30部者,多人,50部者,包括我在内10人,唯有戒贤法师,穷览一切经卷,是所有人的导师”

在佛教历史上,像那烂陀这样高僧云集的寺院,似乎没有第二个,这些昔日的佛堂,曾经弥漫着极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了数以万计,传承佛法的学者。

“那烂陀,每日开设一百多个讲坛,所有的学生,兢兢(11)业业,不敢浪费一寸光阴,也不敢违反戒律;僧徒几千人,都才能出众,学问渊博,名传外国者,就达几百人。”

规模如此庞大的寺院,各种消费,名目繁杂,数额惊人。公元7世纪,那烂陀的办学经费,来自于哪儿呢?谁支撑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学术中心呢?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写道:“国王,非常器重那烂陀,用一百多个城镇的税收,来供养寺院,除此之外,专门有二百户人家,供应粳米(jingmi13)和酥乳,每天数百石,学生们因此没有后顾之忧,专心于研习佛法”

在那烂陀,学问高于一切,初来乍到的玄奘受到了极其崇高的待遇。

“每天有一百二十枚瞻步罗果,槟榔二十颗,豆蔻二十颗,龙脑香一两,供大人米一升,月给油三斗,酥乳随要随取。”

不仅如此,玄奘还有两个仆人,伺候(cihou44)日常起居,旅行也可以乘坐大象。在古代印度,乘坐象舆是最尊贵的出行方式。在一万多人的那烂陀,只有十人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

坚实的佛学根底,孜孜不倦的学习,玄奘的学术成就已非常人能及,在戒贤法师的眼里,玄奘,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留学生,而是一个来自遥远大唐的,高僧。

在正式学习之前,玄奘走出那烂陀,访问了佛教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圣地,鹫峰。在《西游记》中,佛祖,居住在一个叫灵山的地方,唐僧,就是在那里获得了经书。神话中的灵山,就源自于这座,并不高大的鹫峰,在那烂陀附近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它只是显得非常突兀。

“这里,常有鹫鸟栖息,山顶的高台,也像鹫鸟的形状”

根据玄奘的记载,这个平台上,曾经有一座精舍,佛陀当初,在这里为信徒释疑解惑。

“精舍南边的山崖旁,有一个石洞,佛陀从前在洞中修行,在精舍东北的石涧,有一块大磐石,是佛陀,晾晒袈裟的地方。”

史料记载,佛陀涅槃后,信徒们,在鹫峰举行了历史上的第一次结集,佛教最早的典籍,就出自这里。

从鹫峰返回那烂陀之后,玄奘迅速投入到学习当中,这是他西行印度,最重要的事情。两百年以来,那烂陀,一直是佛教文化的中心,它拥有的藏书量,在整个佛教界,首屈一指。

公元年的春天,百岁高龄的戒贤法师,为玄奘专门开讲,《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是最重要的佛典,规模很大,体系也很完备,非一般人所能通晓”。

戒贤,师出名门,是瑜伽学派最权威的学者,为了这个远道而来的中国学生,一代宗师,重开讲堂。这次讲经,不仅在那烂陀,而且成为全印度,轰动一时的大事。

玄奘西行之西天取经(3)

“法师殚精竭虑,用了15个月的时间,才讲完这部,长达四万颂的经书”

在纸张传入印度以前,经书,大多用梵文书写在一种,叫多罗树的树叶上,称为贝叶经。今天,在那烂陀博物馆,仍然保存着大量的贝叶经。多罗树,生长在热带,树叶修长,非常适合书写,但是,加工树叶的过程,却很繁琐,用多罗树叶刻写的经文,防蛀,防潮,可保存数百年之久。这些如天书一样的梵文符号,是用纤细的铁笔,直接刻在树叶上,再覆上颜料,很难想象,抄写一步经典,需要多大的耐心,和体力。

在那烂陀,玄奘学习了整整五年。

“《瑜伽师地论》很深奥,我从头到尾研读了3遍”

除了通览佛教经典,玄奘,还专心于古印度的逻辑学和语言学,对于佛教的通用语梵文,他更是,字斟句酌。

那烂陀严谨,而开放的学术氛围,令玄奘非常欣慰。

“僧徒们谈论玄妙的道理,日复一日,没有满足。在这样的地方,如果每天不讨论高深的佛法,都觉得,不好意思。国外之人,想进寺院,守门的人首先发难,失败退走的总是十之七八。只有,学通古今的人,最终才能进来,博识事理,多才多艺的人,相继涌现,德操高尚,谈吐高雅的人,名重一时”

在佛教历史上,那烂陀,或许是最负盛名的学术之地。

今天,这座规模庞大的遗址,仍能够震撼访问者的心灵。从南向北,整齐划一的僧院,整整有11座,僧舍、厨房、水井、石桌,从遗址的格局来看,僧院,不仅是日常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它同时也兼具学习功能。院落中间的这个平台,很可能,就是僧侣们济济一堂,辩经论道的地方。居住在这些标准化僧院里的,应该是数量最多的普通学生,那烂陀还有不少特殊的院落,供高僧居住。玄奘,位于十大高僧之列,他究竟住在哪个院落?无论如何,这里肯定有一间居室,曾经属于中国人,玄奘。

伴着恒河的日出日落,他的学业日益精进。

一千多年过去了,大量的细节已经遗失,没有人知道,这个一万多人的佛教大学,究竟是如何运作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想象,那烂陀的辉煌。上万名学生,在华美的校园中穿行,礼佛诵经的声音,在悠远大的天空回荡。公元7世纪,佛陀的荣光在恒河平原上,日益黯淡,而那烂陀,是佛法的最后的乐土。

留学那烂陀期间,玄奘的生活平淡而充实,这里,是他的精神家园,5年的时间一晃而过,那烂陀,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玄奘决定,再次游学,这个中国留学生希望走得更远,看得更多。

在其后的3年时间里,玄奘走遍了整个印度,在大唐西域记中,他留下了大量地理学家式的描述。

在印度的西边,他记载了一个只有女人,没有男人的国家。“在西南方向的大洋上有过西女国,岛上清一色是女人,东罗马帝国的君主,每年派男子上岛,与岛上的妇女交配,假如,生下男婴,就抛弃于荒野”

这些充满了异国情调的神秘故事,直接启发了几百年后,充满想象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玄奘西行之西天取经(4)

公元年,在距离那烂陀不远的地方,游学的玄奘,做了一个梦,这个梦,不仅改变了玄奘的行程,也把他的留学生涯,推上了顶峰。

“院子里系着水牛,庙里,没有一个僧侣,寺外火光冲天,村庄,化为灰烬,那烂陀,一片荒芜。菩萨,在梦中告诉我,应该早点回去了,这个地方,十年之后,将会,陷入混乱,”

公元年的春天,玄奘返回那烂陀。离开长安14年,西行求法的使命,已经完成,他渴望,立即返回大唐。然而,玄奘的归国计划,搁浅了。戒贤法师希望玄奘,在那烂陀开设讲坛,与一个攻击瑜伽派的高僧辩论。古印度的辩经非常激烈,失败者,要么销声匿迹,要么改换门庭。不少失败者,甚至割掉自己的舌头,或者干脆,结束自己的生命。辩经,不是学术讨论,它是两个高手之间的生死决斗,对于玄奘而言,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讲经,他关系到那烂陀的精神领袖,戒贤法师的,一世英名。

玄奘开始设立讲坛,为那烂陀的荣誉而战,随着辩论的深入,两个讲坛的学生最后,都汇集到玄奘门下。对手逃跑了,瑜伽学派的神圣地位,得以重新确立,玄奘的声名开始流传。然而,返回大唐,仍然是玄奘,一心所念。

在这个高大的佛塔边上,围绕着无数的小佛塔,一些来自于异国他乡的佛子,在求学期间,不幸离世,被同伴们埋葬在这里,无论如何,客死他乡是人生莫大的悲哀,此时的玄奘,最大的心愿,就是,尽快返回大唐。

“我西行的目的,就是为众生解惑,现在,学业已经完成,我想,回到我的国家,使都有缘的人,能够承蒙,佛法的普照,这应该是,报答师恩,最好的方法”。

5年的留学生涯,玄奘与那烂陀的师生,结下来深厚的友谊,但是,当玄奘表露出归国的愿望时,他们一致反对,执意劝说,这个异邦的高僧,留在印度。

“那烂陀的师生,从未去过大唐,在他们眼里,大唐,是偏远之地,缺少智慧,因此,坚持要我,留在印度”

对于玄奘而言,那烂陀的挽留,不是最大的障碍,真正使他无法摆脱的,是一次次不期而至的辩经。自从开设讲坛以来,玄奘,就卷入到一连串的辩经当中,胜利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荣耀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那烂陀的对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强,令玄奘没有想到的是,印度最强大的两个国王,也卷了进来,口舌之争的辩经,即将引爆,一场战争。

第九集:享誉佛国

玄奘西行之享誉佛国(1)

公元年,大唐立国已经二十三年,在李氏皇族的统治下,帝国正在走向鼎盛,北方的突厥人已经归顺,帝国的骑兵开始向西挺进,自从汉帝国消亡以来,丝绸之路经常中断,商旅的安全没有保障,东西方之间的交流,并不通畅,新兴的大唐帝国试图恢复丝绸之路的,新秩序。

这一年,在遥远的西方,一个来自大唐的僧人,仍然滞留在印度,离开故土已经14年,思乡心切的玄奘,渴望立即,返回大唐。

“印度是佛陀的诞生地,我很留恋,但我,更希望将自己所学,带回祖国,我不想再耽搁了"

然而就在玄奘准备行装的时候,他被卷进了辩经的漩涡。

这个漩涡,如此之深,以至印度两个最有权势的国王,也开始争斗较量。

玄奘,曾经是那烂陀的留学生,现在他是这个佛教大学的名重一时的高僧,经过两次辩经之后,他的名望,已经传遍了整个印度,就在他准备回国的时候,一封邀请信,来到了那烂陀,东印度的国王召见玄奘。那烂陀以玄奘即将回国为理由,拒绝了国王的邀请,但是,麻烦很快就来了。

《三藏法师转》,记载了东印度国王的愤怒。

“我本是凡夫俗子,向来沉溺在尘世的欢乐里,现在听说了中国僧人的名字,萌生了学法的念头,但是,如果中国僧人不来,我肯定会将那烂陀,踏平”

面对东印度国王的威胁,玄奘不得不推迟回国的计划,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威名显赫的戒日王也征召玄奘,印度两个最有势力的国王,互不相让,一场战争似乎就要开始。

在古印度的历史上,戒日王的声望,可以和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媲美。《大唐西域记》记载:他17岁就登上了王位,在六年的时间里,率领一支庞大的军队,人不解甲,象不卸鞍,东征西讨。公元年,戒日王统一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加冕为皇帝。

“国王加冕后30年时间,国家,没有战争,统治,清明和平,在城市和乡村,建立精舍,储存粮食,施舍给,贫穷的人,在恒河边上,建立起几千座佛塔,凡有佛陀遗迹之处,都建立寺院”。

戒日王统治的核心。在恒河中游一带,他的都城。就建在印度中部的卡瑙季。这是一个伟大的帝王,他乐善好施,待宗教非常宽容,在戒日王的支持下,日渐没落的佛教,迎来了最后的生机。

那烂陀,这个一万多人的佛教大学,正是因为他的施舍而衣食无忧。《大唐西域记》记载,那烂陀有一所正在施工的石质建筑,也是戒日王所赐。

“工程,还没有完成,但预计的高度,是十丈”

公元年的冬天,为了争夺大唐的僧人玄奘,戒日王和东印度国王几乎兵戎相见。戒日王,兵强马壮,威震印度,压力之下,东印度国王,最终屈服了。《三藏法师转》记载,迫不及待的戒日王,连夜与玄奘相见,成千上万的火炬照亮了恒河,恒河如同白昼,数百面铜鼓,在恒河边敲响,鼓声,震彻天宇,这是戒日王特有的仪仗队,象征着,他在印度,至高无上的权威。

玄奘西行之享誉佛国(2)

与玄奘见面之后,戒日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召开一个全印度的宗教学术辩论会,会场,设在戒日王的都城,今天恒河中游的卡瑙季。辩论会的论主,是来自大唐的高僧玄奘,而戒日王本人,则担任辩论大会的主持。全印度各个教派的智者和大德,都必须参加,观看中国僧人讲经,针对他的观点,进行辩论。公元年的春天,辩论会正式开始,在印度历史上,这或许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讲经辩论会。

“除了戒日王,和东印度国王,还有十八位国王到场;僧人到会者,三千余人,印度教,以及其它教派的大德,两千余人;那烂陀,也派来了一千多僧人。全印度的高僧大德,都到了,他们或博学多识,或口才出众,行进的车辆,飘扬的经幡,都城方圆几十里,人满为患,拥挤不堪.”

经过各种繁琐而庄严的仪式之后,大唐高僧玄奘,登上宝座,开始阐述自己的论点,根据印度的规矩,辩论,要设定奖惩制度,作为论主的玄奘主动提出,如果有人能够破解他的观点,一定斩首相谢,没有人想到,中国僧人不给自己保留任何退路。戒日王派人将玄奘的论点抄写一份,悬挂在会场门口,等待有识之士批判。戒日王的妹妹,印度公主,崇信佛法,对佛教理论颇有研究,正是在公主的影响下,戒日王,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国王的妹妹,聪明而有慧根,尤其擅长,正量部的义理。”

正量部,属于佛教中的小乘宗派,戒日王时代,佛教已经发展了一千多年,部派林立,学说繁杂,争论,如波涛翻涌。佛法,首先由大小乘之分,大小乘内部又有众多的学派,玄奘的观点,属于大乘。在玄奘的影响下,公主放弃了小乘的信仰,最终改信大乘。

在辩论大会上,玄奘的对手不仅有小乘的高僧,还有印度教,以及其他教派的大学者,在讲坛上侃侃而谈的玄奘在耐心等待对手发难。然而,整整一天时间过去,竟没有一个人,报名挑战,42岁的玄奘,在佛法领域的修为,确实,非常人可比。他十岁开始学法,青年时期遍访中国名师,自从西行以来,15年间,研读各家经典,从未停歇,加上无以伦比的语言天赋和人格魅力,玄奘已经成为佛教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大师。

五天的时间过去了,辩论者仍然没有出现。没有人知道,平静的会场,潜藏着巨大的危险。第五天的晚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掉了会场的大门,这是一次蓄意的破坏,戒日王对玄奘的尊崇,激怒了一些持不同观点的宗教信徒,他们无法通过辩论战胜玄奘,只能采取暴力手段,发泄心中的不满。

辩论大会持续了18天,各个宗派的高僧大德,没有一人挑战。《三藏法师转》记载,大会最后一天,很多人,当场皈依。赢得胜利的玄奘获得了两个称号:大乘天和解脱天,他被大乘和小乘,共同推举为大师。

印度,是著名的文明古国,养育了众多的哲人和智者,古印度人在逻辑学和数学方面,拥有非凡的天赋,他们以内省,和思辨闻名于世,公元年,一个中国留学生,在佛教的发源地,被尊为一代佛学大师。传说当时印度的许多寺庙,都画着玄奘的麻鞋,并以彩云烘托。

这场充满了传奇色彩的辩论大会,将玄奘的留学生涯,推向了顶峰.

玄奘西行之享誉佛国(3)

从看见印度河算起,玄奘在印度,停留了整整十四个年头。十四年的时间,玄奘从一个留学生,成为首屈一指的佛学大师,而且受到了一个帝王,史无前例的尊崇。一个中国人,在异国的土地上,取得如此成就,堪称,空前绝后。

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史上,玄奘书写了极其璀璨夺目的一页.

就在这一年,戒日王向大唐派出了使节,大唐的使节也来到了印度,受到了戒日王热情的召见。在中印两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互派使节。根据史料记载,整整半个世纪的时间,大唐和印度几乎每年都有往来,中国人从印度学会了熬制白糖的方法,印度的医学,尤其是,治疗眼睛的独特技术,开始传往中国。

现在,是归国的时候了,玄奘不想再耽误任何时间,大批的佛像和经书,都需要运回大唐,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自从西行以来,玄奘一直在收集各种佛教经典的原本,这些来自源头的珍贵典籍,将对中国的佛教事业,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

公元年的春末夏初,玄奘离开印度,踏上了归国之路。告别,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戒日王,和那烂陀寺的僧众都依依不舍。玄奘知道,他再也无法重返印度。公元7世纪早期,当玄奘求学印度的时候,这个文明古国,正处在鼎盛时期,玄奘离开之后仅仅6年,戒日王死去,国家陷入动荡之中,佛教,也开始迅速地衰退。

在印度的历史上,佛教的兴盛,与帝王的支持息息相关,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信奉佛法,佛教,开始在印度大规模传播。公元一世纪,在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扶持下,佛教,不仅发展到鼎盛,而且开始向外传播。公元4世纪前后,佛教已经显露出衰败的迹象。公元7世纪,在戒日王的资助下,佛教出现了短暂的辉煌,然而,这命中注定,只是昙花一现,佛教的衰落不可逆转。公元12世纪前后,来自中亚草原的入侵者,摧毁了最后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各种高深的佛教学说,曾经在这里讨论了年,但无法阻止战争的火焰。

那烂陀的毁灭,标志着佛教,在印度的终结,曾经风行一千多年的佛教,逐渐消失在历史的深处,不留一丝痕迹,森林,覆盖了寺庙,荒原,吞噬了僧院,佛陀,在自己的诞生地,被完全遗忘。

古代印度人,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他们,一点都不热衷于记录历史,除了神话和传说,他们对现实生活,没有任何记录的欲望,古印度的历史,几乎全部隐没在迷雾中。

19世纪初期,当英国学者到达印度的时候,他们对这片土地的过去,一无所知。19世纪中叶,一本叫《大唐西域记》的中国著作,在西方出版,古印度的历史,从此,出现了曙光。沿着玄奘的足迹,这位考古者奔波了整整二十五年。在《被发现的印度》一书中,作者描述了这位印度考古局首任局长的工作情况,“太阳从树梢落下去,仆人点亮了油灯,他又拿起那本书,多年以来,阅读这本书,成了他每天晚上睡觉前的习惯。”

玄奘在印度停留了14年,他几乎踏遍了印度的每一寸土地,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玄奘后来撰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中国学者如此评价:像大唐西域记这样,内容之丰富,记载之详实,在玄奘以前和以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一本书,能够比得上。

玄奘西行之享誉佛国(4)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是康宁汉姆的考古指南,按照书中的记载,他挖掘了一座又一座,重要佛教的遗址,一千多年璀璨夺目的佛教历史,开始重现。

年,康宁汉姆,发现了那烂陀,在沉睡了多年之后,这个古印度的文化中心,才被人唤醒。

玄奘曾在这里留学,曾在这里取得无上的荣誉。假若没有玄奘的记载,有人会相信这个拥有一万余人得佛教大学,真的存在过吗?当年气势宏大的辩经场面,难道也是一种传说吗?今天,印度的佛教遗址,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精神财富,他们普遍都有这样一个规律:印度人建造,中国人记录,英国人发掘。

玄奘,是一个运用语言的大师,描绘历史和地理的能手。有中国学者说,要想了解古代,和七世纪以前的印度,仍然只能依靠着一本书。英国印度史学家写道,玄奘,对印度历史的影响,是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的。印度历史学家也承认,没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大唐西域记》,像一个火炬,照亮了印度的过去,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漆黑一片,玄奘,是一束,耀眼的亮光。

公元年的夏天,就要来了,玄奘,离开印度,开始返回大唐,14年之后,他又一次踏上了丝绸之路,与当年离开长安时孤身一人不同,玄奘与一只规模不小的队伍,他需要带回大量的经书和佛像。

三藏法师传记载,在过印度河的时候,发生了一场灾难。

“船只行驶到河流中央,忽然风波乱起,船只,几乎覆没,看守经书的人,落入河中,众人一起解救,才得以脱身,而五十本经书,和奇花异果的种子,则掉进了水里。”

在小说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一共遭受了九九八十一难。渡河丢失经书,就是最后一难,西游记以玄奘西行为创作灵感,虽然与历史相距甚远,但是,其中的最后一难,却和真实的故事,如出一辙。

过了印度河之后,玄奘第二次来到,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帕米尔高原。

“在崎岖的山道上,行走了七日,方才到达山顶,山顶,重峦叠嶂,无法骑马,只能,杖策而行。又走了七日,来到了一处高岭,岭下,有一个上百户人家的村庄,家家养羊,羊大如驴。悬崖峭壁,布满了冰雪,稍有不慎,就会丢失性命,请村里人做了向导,天亮,才走出山口。次日下山,眼前又出现一座山峰,云雾缭绕,看不见山的轮廓,黄昏的时候,到达山顶,寒风凛冽,鸟不飞度,没有一个人,可以站直身体。”

这是玄奘西行以来翻越最高的一座山峰,它在今天的阿富汗境内。

公元年,玄奘西行的时候,走的是丝绸之路的中道,17年后,东归的玄奘,选择了南道,南道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公元年,离开印度一年多以后,玄奘即将翻过帕米尔高原,在高原的那一边,就是西域地界,距离大唐,已经越来越近。

第十集:归心似箭

玄奘西行之归心似箭(1)

公元年的夏天,结束了留学生涯的玄奘,行走在帕米尔高原上,印度,已经被远远地抛在身后,他即将返回,阔别17年的大唐。玄奘本来可以乘船从海路返回中国,海路,可以避免,舟车劳顿,又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然而,玄奘依然选择了陆路。17年前,他和高昌国王,有一个,不见不散的约定。公元年,孤身一人的玄奘,穿越大唐的边境,来到高昌国,高昌王麴文泰,与玄奘结为兄弟,并以举国之力,支持玄奘西行,两人约定,玄奘从印度归来,首先在高昌讲经三年,在回到大唐之前,玄奘必须到高昌,履行自己的诺言。

“在大峡谷中,走了七百多里,到达波谜罗川,东西长,一千里,南北宽,多里,狭窄的地方,不超过十里。”

在世界探险史上,玄奘是第一个记录帕米尔高原的人,古代中国人,称帕米尔高原为葱岭,葱岭以西,就是遥远的西方世界,自丝绸之路开通以来,潜藏于帕米尔高原深处的通道,一直是东西方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

“波谜罗川,位于两座雪山之间,一年四季,风雪不歇。遍地碎石,草木稀少,没有人,在这里居住,四山环抱之中,有一块下陷之地,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有很多风雪,过往的商人,都对这段路,感到非常痛苦。”

现代学者认为,玄奘描述的波谜罗川,就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瓦罕走廊。瓦罕走廊位于今天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中国的交界地区,地理位置非常显赫,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咽喉要地。为了穿越这条世界屋脊上的走廊,不计其数的行人和商队,死在了路上。

5年,83岁的中国学者冯其庸,第3次来到帕米尔高原,根据玄奘的记载,又加上实地考察,冯其庸认为,多年前,玄奘从印度东归时,就是从明铁盖达坂,进入今天的中国。

明铁盖达坂的意思是,一千只羊的山口,《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过一个悲壮的传说,曾经有一个庞大的商队,因为暴风雪,而全部冻死在这里。多年前,穿过海拔四千七百多米的明铁盖达坂,玄奘,进入西域地界。

“出了大川之后,登危履险,到达,朅盘陀国。”

朅盘陀国位于中国最西部的,塔什库尔干县境内,根据玄奘记载,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个美丽的故事。

一个中国公主,远嫁波斯,由于战火而不得不滞留,娶亲的队伍在山顶上,建城筑堡,从此在这里繁衍生息。城堡依山而建,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居住的痕迹。从山顶俯视,河流蜿蜒而过,城堡下面。正是丝绸之路古道,由于地势过于险峻,多年以来,只有热衷于探险和考古的人才能到达。

二十世纪初期,赫赫有名的探险家施坦因来到塔什库尔干,施坦因认为,这个遗址就是玄奘记载的公主堡,时间过去了很多年,历史和传说,纠缠在一起,已经无法分辨真假,但是,有一点事毫无疑问的,风尘仆仆的玄奘,正是沿着古堡下的河谷,来到了朅盘陀国的都城。

“都城建筑在山岭上,国王醇厚质朴,仪态高雅,寺院有十多所,信徒五百多人”。

玄奘西行之归心似箭(2)

塔什库尔干的意思是,石头城,这座保留到今天的石头城遗址,就是当年朅盘陀国的都城,古城内散布着巨大的石块,寺院和官署的轮廓,依稀可见。玄奘在塔什库尔干,停留了二十多天,离开石头城之后不久,东归的队伍,遇到了强盗,根据大唐西域记提供的信息,这一带的秩序不是很好。

“人们性情,急躁暴烈,习俗在中惯于欺诈,公然进行抢劫。”

顶风冒雪,一路跋涉,玄奘终于走出了帕米尔高原。在今天的新疆喀什一带,一个意外的消息,震惊了玄奘,并且彻底改变了他的行程,一个高昌商人告诉玄奘,高昌王麴文泰,早已去世,高昌国,如今是大唐的西州。

三年前,当玄奘仍然滞留印度的时候,高昌和大唐的关系突然陷入僵局,麴文泰与西方的突厥人联盟,共同对抗大唐,企图控制丝绸之路。高昌王没有想到的是,崛起的大唐。已非往日可比,大漠。不再是难以逾越的屏障,大唐骑兵。如暴风一般西渡流沙。麴文泰明白,他已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国家的灭亡,已成定局。在汉帝国之后,中国已经分裂了三百多年,丝绸之路,时续时断,公元七世纪,统一已成大势所趋,新兴的大唐渴望恢复丝绸之路的新秩序,公元十年,大唐骑兵越过沙漠,突然抵达高昌境内,在边境稍做抵抗之后,突厥人就逃之夭夭。史书记载,王宫中的麴文泰,惊惧而死,高昌国不战而降。

“国王离世,兄弟之约,已成往事,我决定,从丝绸之路南线,直接返回大唐。”

东归的队伍开始南下,进入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公元年的冬天,玄奘抵达西域著名的佛国于阗。

于阗,素来崇信佛教,玄奘在这里受到了热情的接待,但是玄奘的内心并不安宁,在即将踏上国土之前,他必须取得大唐的统治者,太宗皇帝的谅解。

“十七年前,玄奘为了求法,违抗陛下的命令私自出国,浩浩流沙,巍巍雪岭,中间经历,五万余里,虽然,危难重重,但仰仗陛下的天威,所幸,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

玄奘,给太宗写了一份言辞恳切的信,派人把信送往长安,他在信中坦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又将取经的功劳,归于太宗本人。十七年的经历告诉他,没有朝廷的支持,一切,都寸步难行。

“我不清楚,大唐的皇帝能否谅解我当年的错误,只能,耐心等候。”

在于阗等待期间,玄奘详细记录了,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都城以西一百五六十里大沙漠的正路中间,有一些土丘,据当地人说,是老鼠的坟墓,行路经过的人都要下马叩拜。”

根据玄奘记载,古代于阗人,似乎崇拜老鼠,这听起来更像是天方夜谭。年,斯坦因在于阗一座废弃的佛寺,发现了一块木板,木板上画着一个鼠头人的半身像,头戴王冠。斯坦因认为,鼠头人,就是玄奘记载的众鼠之王。大唐西域记里,记载了一个美丽的神话,讲述一群老鼠,如何在一场战争中拯救了于阗,这个赫赫有名的探险家解释说,如果没有玄奘的记载,木板上的图案,是很难理解的。

玄奘西行之归心似箭(3)

二十世纪初期,探险家们,前仆后继地进入西域,斯坦因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匈牙利人前后三次,从印度进入西域,他的行动指南就是,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在古代于阗的沙漠中,他寻觅着玄奘的脚步,在黄沙掩埋的废墟中,发现了大量的文物,今天,这些文物大都保存在大英博物馆。

一千多年以前,滞留于阗的玄奘绝对不会想到,他的记载,竟然会带来这样的结果。玄奘在于阗,一边整理佛经和佛像,一边访问考察,他在等待,来自大唐宫廷的消息。“这里的人,都懂得礼仪,性情温和,崇敬佛法,寺院有一百多所,僧徒五千多人。”

于阗,是著名的佛国,隔帕米尔高原,与印度相望。历史学者认为,佛教传入西域最先到达的地方就是,古代于阗。“这个国家出产毛毯细毡,擅长纺织粗绸,又出产白玉和黑玉。”玄奘简明扼要地记载了于阗闻名于世的三种特产,地毯,玉石和丝绸。在新疆的和田市,这些传统,仍然可以看到,多年后,和田人,仍然用手工的方法编制地摊,而和田玉直到今天,依然价值连城。每年冬天,当河道逐渐干涸的时候,人们就开始搜寻越来越少的玉石。玉石来自遥远的昆仑山,被河水裹挟而下,散布在河床中,根据史料记载,从远古时期,和田玉,就销往中原一带。玉石,是珍贵之物,在进入中原之前,必须验关征税,丝绸之路上最为有名的关口,玉门关的名称,就来源于这里的玉石。

关于丝绸在于阗的起源,玄奘记载了一个神奇的传说:一个来自东国的公主,将蚕种,私藏在高耸的发髻里,骗过了守卫而带入于阗。年,斯坦因发现了一个木板画,似乎又印证了玄奘的记载。斯坦因解释,侍女用手指着发髻,表明蚕种所藏之处,中间篮子里所装的正是蚕茧,在斯坦因眼里,玄奘既是向导,又是精神偶像。

在于阗停留的日子里,玄奘一直备受煎熬。半年之后,大唐的特使终于到来了,特使带来了唐太宗的旨意,玄奘没有想到,唐太宗,不但没有问罪于他,而且安排好了,归国的行程。

公元年的夏天,玄奘的队伍,准备行装,离开于阗,向着东方的长安,进发。就在这一年,大唐的军队攻占了焉耆国,焉耆步高昌的后尘,与突厥联盟,对丝绸之路的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玄奘西行的时候,丝绸之路盗匪横行。十多年之后,玄奘东归,大唐的光辉,已经照亮了西域,玄奘,再也不用担心盗匪。

“从尼雅向东进入大沙漠地带,风动沙流,地无水草,行人走过之后,不留任何痕迹,很容易迷路。”

离开于阗之后,东归的队伍,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边缘前行,这一带,曾经繁衍过一个又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绿洲小国。但是,当玄奘到达的时候,只有荒无人烟的大漠,

“流沙中,没有道路,往来之人,只能堆积死人遗骨,作为标记。楼兰故地,城池已然荒芜,人烟断绝,只剩下废墟。”

玄奘西行之归心似箭(4)

自从张骞凿空西域以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一直在中国人的视野当中,但是,在唐朝以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施虐的风沙彻底掩埋了这里的历史,没有人知道大漠中,发生了什么。玄奘的记载,是中国人对这片土地最后的记忆,直到,匈牙利人斯坦因的到来。

二十世纪初期,沿着玄奘的足迹,斯坦因在古代楼兰,和尼雅一带的探险震惊了考古界。长着翅膀的天使,犍陀罗风格的壁画,消失了多年的文字,失落的文明,被世人重新追忆,但是,大量的中国文物,被席卷一空。

过了楼兰故地之后,生命的迹象,开始慢慢出现,高大的胡杨,矗立在沙漠边缘,东归的队伍,在胡杨林中穿行,他们,已经到达大唐地界。敦煌,就在前边,迎接的大唐官吏,已经奔驰在路上。

在敦煌,斯坦因的探险生涯,达到了顶峰,他以玄奘的名义,从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手里,骗走了一大批轰动世界的文物。在自己的著作中,斯坦因详细地记录了他是如何获取,王道士的信任的,“在中国,只要一谈起玄奘,对方无论是学者,还是文盲,我总是能与他谈得很投机。玄奘一直是我的中国保护神,王道士,显然也喜欢听我谈论他。在一个满是佛像的环境里,我开始向王道士谈起我对玄奘的崇拜。我尽可能细致地描述,玄奘漫长旅途中的风土人情,王道士的眼神,最终流露出了一种,近乎入迷的表情。”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物外流的狂潮中,敦煌藏经洞事件,赫赫有名,斯坦因,用了37个夜晚,在敦煌的这个洞窟,运走一万多卷经书写本,五百多幅绘画,两百三十多捆手稿,在中国学术史上,这是极其悲惨的一页。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次影响深远的文物大掠夺,竟然是以玄奘的名义进行的。“当我们忙了一整天,离开王道士的那个洞窟时,我有机会与他,就我们共同的偶像做了一次长谈,我声称是玄奘的在天之灵,让我来拿走这批数目巨大的藏品,这些藏品,有些可能与他到印度的朝圣活动有关。”

公元年的秋天,玄奘,到达敦煌。今天,敦煌以众多的佛窟而名震天下,其中有一些壁画,或多或少都与玄奘有关。根据斯坦因记载,虔诚的僧人,曾经在这里塑造过玄奘本人的塑像。

三藏法师转记载,玄奘在敦煌。一瞥而过,他必须尽快见到大唐的皇帝。公元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玄奘终于回到了都城,长安。

由于行程大大提前,大唐的官员并不知情,然而,玄奘归国的消息,早已传遍了长安城,闻讯而来的百姓阻,塞了道路。十九年前,年轻的玄奘,孤身一人离开了萧瑟的长安城,十九年后,长安,已日臻繁华,而玄奘,也已届中年。

第二天,大唐宰相亲自主持,长安城,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留学印度期间,玄奘收集了大量的经典,和佛教圣物,六百五十七部佛经,一百五十粒佛舍利,七尊珍贵的佛像。十九年的时间,五万里行程,一百一十个国家,玄奘带给大唐的,是一笔难以估量的精神财富。在中国佛教史上,这是举足轻重的一天,但是故事的主角,却并不在现场。据史料记载,玄奘一人,安坐官舍,历经磨难的玄奘明白,一时的风光,很可能导致前功尽弃,西行,已经结束,他真正的事业,还没有开始。在数百里之外的洛阳,一个人,正等待玄奘,这个人,将决定玄奘的未来。

第十一集:呕心沥血

玄奘西行之呕心沥血(1)

公元年,大唐建国已经38年,在第二代皇帝唐太宗的统治下,帝国的事业蒸蒸日上,在都城长安以东的洛阳,军队正在集结,帝国的东部边疆有叛乱发生,太宗皇帝决定御驾亲征。就在这个时候,玄奘,也急匆匆地赶到了洛阳,19年的西行已经结束,所有的苦难和荣耀,都成为往事。生命翻开了新的一页,他有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需要完成,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没有帝国的资助,几乎不可能实现,玄奘渴望得到大唐皇帝的支持。在洛阳的宫殿,唐太宗,召见玄奘。根据史料记载,玄奘和唐太宗之间的谈话,持续了很长时间。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缔造了显赫的贞观之治,大唐由此走上了盛世之路,这是一个非常睿智的帝王。19年西行的磨炼,玄奘,不仅拥有独一无二的学识和修养,而且,通晓人情世故。《三藏法师转》记载,玄奘,身形高大,眉目疏朗,坐在大唐皇帝面前的,是一个气质儒雅的高僧。唐太宗对初次见面的玄奘,非常欣赏,然而,皇帝对佛法,似乎一点都没有兴趣,他更关心西域和葱岭以西的,风土人情。

"太宗皇帝,希望我写一本书,将十九年西行的见闻,记录下来。"对于佛教,皇帝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但是唐太宗仍然答应,以国家的名义,支持玄奘自己的事业。

公元年三月,玄奘返回长安,在唐太宗的支持下,他开始了自己庞大的佛经翻译计划。十九年前,因为佛法混乱,玄奘,拼着性命西行印度,十九年的辛苦和努力,其实,都是为了这一天。

在当时的中国,由于佛教典籍缺失,再加上翻译过程中的曲解,对于佛法的争论,日益激烈,玄奘,渴望将自己从印度带回来的梵文经卷,翻译成汉文,这或许是,解决佛法混乱,最好的方法,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任务,是何等的艰巨。《瑜伽师地论》,是玄奘最为看重的一部经典,梵文,有四万颂,汉译佛经,一般把一颂,翻译成四句,仅仅这一部经典,就有十六万句,至少一百多万汉字。玄奘,从印度带回典籍六百五十七部,翻译任务之艰巨,实在难以想象。玄奘,白天翻译经卷,晚上,还要抽出时间,为皇帝写书,这本书,对唐太宗非常重要,也直接关系到,玄奘的前途。

自从汉帝国消亡多年以来,统一的大唐,又一次开始,

1
查看完整版本: 纪录片玄奘西行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