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集聚科技能量、彰显大国地位的战略性武器,航母编队以其强大的独立作战能力和机动灵活的特性,日益活跃于远海大洋,成为遏制危机发展、制止战争爆发、控制战争升级的战略重器。
然而,一艘航母战力再强,也不能包打天下,还需以之为核心,将一定数量的空中、水面、水下作战单元组成战斗团队,集防空、反潜、电子战等十八般兵器之大成,方可有效完成使命。那么,典型的航母编队都有哪些成员?各自发挥什么作用?今天我们就为您细细道来——
“浮动机场”驰骋深海大洋
年,法国发明家克雷曼·阿德在他当年出版的《*事飞行》中,第一次向世界勾勒了飞机与*舰结合这个迷人的梦幻图景,前无古人地提出了航母的概念与构想,由此开启了人类探索航母之路。
航母最初被英国设计用于搭载防空作战飞机,打击德侦察飞艇部队。作为平台与负载的结合体,其在吨位、续航力、容量等方面均有其他舰艇无可比拟的优势,既可进行飞机起降,又能运载一定数量的飞机、燃料、弹药。
信息化元素的注入,使得航母经历了凤凰涅槃式的重生,不断吐故纳新、活力四射。通过一体化的指挥信息系统,航母将空中、水面、水下各作战单元高度集成,将侦察预警、指挥控制、信息传输等各作战要素高效聚合,构筑起以航母为核心、攻防兼备、要素齐全的作战体系。
航母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海上飞机的作战纵深,改写了海上作战的游戏规则,受到世界各海*强国的普遍重视。其不仅拥有强大的实战能力,还常常被作为宣示力量、遏制战争的有效威慑手段,频频游弋于世界各大*事热点地区。
动力和起降,是影响航母整体结构和功能形态的重要因素。
美国航母采用持久的核动力,这既有利于减少自身补给依赖,又能够节省大量空间和载重吨位,便于装载弹射装置等更多装备和人员。
苏联的核动力航母梦,随着“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拆解最终破碎。由航母改建的“乌拉尔”号电子侦察船,反而凭借其强劲的核动力,游弋于世界各地,向对手施放“电磁烟幕”,致敌“迷茫”,不过,最终也因事故频发而退役。
我国的辽宁舰,采用与俄“库兹涅佐夫”航母类似的常规蒸汽动力,在拆除原有反舰弹发射装置等设备后,携载战机数量有所增加,滑跃性能亦有提高。刚刚下水的我国第二艘航母,整体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空中长矛”打遍陆海空潜
舰载机之于航母编队,恰如从空中刺向敌人的长矛,直击敌要害:可远距奔袭,打击敌岸、海目标;可布下海网,让潜艇无处遁形;可制造“战场迷雾”,让敌人“看不清、辨不明”。
问世以来,作为航母的主力“打手”,舰载机屡立汗马功劳。年日本海*对珍珠港的偷袭,以及次年美国海*在中途岛重创日本海、空兵力的雪耻之战,舰载机均担当了主角。
随着隐身、飞控、航速这些主要功能的不断改进,以及高性能弹药、远距突击和精确制导武器的运用,舰载机的作战能力已大幅提高。1个拥有50架作战飞机的航母舰载机联队,在卫星、预警机、电子对抗飞机等多种手段的支援保障下,每天能够打击目标高达两百多个。
美*是舰载机发展的鼻祖,拥有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舰载机联队。其根据“一机多用”“一机多型”思想,确立F/A-18E/F战斗机为舰载机主力,退役了大量老式机型,并通过加载通用数据链,大大加强了舰载机与其他平台的协同作战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年,美*最后两架固定翼S-3B“海盗”反潜飞机退出现役,SH-60F等反潜直升机担当起航空反潜主力。反潜直升机采用新型低频主动吊放声呐,可远距离发现、识别、跟踪敷设消声材料的隐身潜艇,通过与航空声呐浮标、磁探仪等手段的结合使用,反潜作战能力丝毫不减。
俄罗斯在舰载机方面也特色明显,其现役重型舰载战斗机苏-33,可挂载炸弹、空空导弹、火箭弹等多型武器,遂行轰炸、拦截等多种作战任务,享有四代半战机美誉。不久前,该机还随同“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赴地中海执行战斗任务。
中国航母舰载机作为后起之秀,发展突飞猛进,已经研制出舰载固定翼战机,以及拟用于预警、反潜、运输等用途的直升机。尤其是广受